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PPT免費課件下載,共10頁。
一、戊戌維新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
1、背景:甲午戰爭失敗使民族危機加深
2、過程:①序幕——公車上書
②高潮:1895年6月—9月,百日維新
【課堂探究】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思考戊戌維新運動為什么會失?
材料1:維新志土們大多是青年士人,為國家民族之救亡圖存大業挺身而出,以天下為己任,但卻未能走入民間獲得眾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援。它是一場準備很不充分的政治運動。——王先明《中國近代史》
材料2: 百日維新的新政詔書連篇頻發,然其在實踐中卻常常被化為無形,很多內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飾而無實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撫都持觀望、延宕、抵制態度,拒不奉詔……光緒皇帝嚴責守舊大臣的詔令也達十多次,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動。——王先明《中國近代史》
材料3: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者將及萬人,朝野震駭,頗有民不聊生之戚。 ——陳夔龍《夢蕉亭雜記》
材料4:變法詔書剛頒布四天,慈禧就逼迫光緒發布后三道上諭:1898年6月15日上諭:革除翁同龢的一切職務,驅逐回籍;授任新職的二品大臣需到皇太后面前謝恩;任命榮祿署理直隸總督,統帥北洋三軍。
3、失敗原因:
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
具體原因:由于守舊勢力仍很強大,而維新派缺乏可靠的社會基礎,沒有嚴密的組織,變法操之過急,又把希望寄托于完全沒有掌握是實權的皇帝身上
4、意義:
戊戌維新運動對于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新思想的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舊式官僚體制。
二、義和團運動——農民階級
1、背景:列強瓜分中國狂潮使民族危機日益加;民教沖突不斷
2、斗爭特點:具有強烈的反帝愛國傾向,也存在著明顯的盲目排外行為
三、八國聯軍侵華
1、經過:
1900年6月10日,西摩爾率聯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發,在廊坊附近遭到義和團和清軍阻擊。
6月中旬 八國聯軍攻陷大沽炮臺,向天津進犯,義和團和清軍投入天津保衛戰,7月天津陷落。
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各國宣戰。
8月中旬 北京失陷,慈禧攜光緒出逃,出逃途中發布“剿匪諭旨”,出賣義和團,并命李鴻章與列強議和。
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俄國還趁機侵占中國東北。
當時,南方各省督撫與列強洽商“東南互保”協議,嚴重動搖了清政府統治的根基。
2、結果:
《辛丑條約》的內容
懲辦“首禍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計9.82億兩;
將北京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
拆除大沽及有礙至海通道的所有炮臺,各國可在自北京至山海關沿鐵路12個重要地區駐扎軍隊
禁止華北科舉考試5年,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任何“與諸國仇敵之會”;
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居六部之首。
... ... ...
關鍵詞: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