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PPT教學課件下載,共17頁。
一、由亂入治的偉大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與八二憲法
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正式開辟,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①平反冤假錯案
有效調動全黨社會各階層的積極性,促進社會安定團結,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②正確評價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大歷史問題和領導人的功過是非
科學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實事求是地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
二、內外并行的建設新路——改革開放
(一)對內改革
(1)背景
人民公社體制壓抑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阻礙農業生產發展。
計劃經濟體制對城市企業發展的束縛。
(2)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內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承包給各農戶使用,農業集體生產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
經營方式:集體生產→分戶經營
分配方式:平均主義→按勞分配
作用:(1)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經濟形勢和社會面貌。(2)推動了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
(3)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擴大國有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政企分開原則
(二)對外開放
特點:從沿海到沿江,從沿邊到內陸,
多層次、多渠道、多種形式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三)逐步深化
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重大課題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三、超越隔閡的構想——“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
1.理論:20世紀80年代初
一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則性
2.實踐:港澳回歸
3.臺灣問題
1979年元旦,《告臺灣同胞書》,宣布“和平統一”,首倡“三通”。同日,宣布停止炮擊大、小金門,兩岸實現真正;。
1980年后,民間交往增多,通郵、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漸放松。
1981年9月,葉劍英《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的談話,提出“九條方針”,提出“第三次國共合作”。
... ... ...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