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PPT教學課件下載,共27頁。
核心素養
1.時空觀念:通達時空觀念掌握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
2.史料實證:運用史料實證探究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求強”“求富”的洋務新政,《馬關條約》的內容及影響。
3.歷史解釋:明確歷史解釋研思洋務運動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甲午中日戰爭后,瓜分中國的狂潮。
4.唯物史觀:立足唯物史觀認知太平天國運動的革命性和局限性,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必然性。
5.家國情懷:滲透家國情懷感悟邊疆危機中,愛國官兵捍衛國家主權的斗爭精神,臺灣義軍和黑旗軍反割臺的愛國主義情懷。
(一)太平天國
1.原因:
(1)根本原因/內因:清政府吏治腐敗,各級官吏大肆搜刮人民,階級矛盾激化。
(2)外因: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3)直接原因:兩廣地區自然災害連年不斷,各種矛盾尤為突出
(4)個人因素: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張,團結了許多窮苦農民。
2.過程:
(1)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楊秀清等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不久,洪秀全稱天王。
(2)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權)
1853年,太平軍占領南京,改南京為天京,定都于此。
(3)軍事全盛:太平軍北伐、西征,占領湖北、江西、安徽許多地方,軍事上達到鼎盛,但領導集團日漸腐敗。
(4)天京變亂:1856年,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發生內訌,楊秀清、韋昌輝被殺,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在政治、軍事上開始衰落。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5)后期防御:洪仁玕、陳玉成、李秀成進入最高領導層,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慶戰役中敗于湘軍。
(6)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軍、淮軍和外國人帶領的洋槍隊進攻下,太平軍節節敗退,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3.重要綱領
(1)《天朝田畝制度》運動前期
①主張: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
②結果:在戰爭環境下,未能實施。
③影響: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農民追求社會財富平均的理想。
(2)《資政新篇》運動后期:提出新的社會經濟政策,試圖回答農民革命應當向何處去的問題。
4.失敗原因:
(1)農民階級的歷史局限性;
(2)缺乏科學思想理論的指導;
(3)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
(4)未能沖破封建社會的制度和思想。
5.影響: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引起政治和權力結構的變化,隨著湘淮系官僚集團的崛起,中央權力下移,對此后歷史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 ... ...
關鍵詞: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PPT課件免費下載,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