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PPT優質課件,共24頁。
學習目標
1.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革命性和局限性;掌握洋務運動的內容和作用;分析《馬關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2.了解我國西北、西南、東南等方位出現的邊疆危機,培養時空觀念。
3.能夠利用不同的類型的史料,學習太平天國運動、甲午戰爭、洋務運動和列強掀起瓜分狂潮,形成對該問題更全面、豐富的解釋。
4.學生能夠通過搜集、選擇、運用相關史料對洋務運動的作用和《馬關條約》的內容進行歷史解釋。
5.全面掌握列強對近代中國的侵略史實,體會中華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從民族振興的角度感悟家國情懷。
學習重難點
重點:太平天國運動呈現的新特點、洋務運動的內容、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
難點: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作用。
太平天國運動
1.天國興衰
(1)準備:洪秀全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張。他的同鄉馮云山號召民眾加入拜上帝會。
(2)興起:1851年,洪秀全、楊秀清等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3)發展:1853年,太平軍占領南京改南京為天京,定都于此。
2.文件綱領
(1)前期——《天朝田畝制度》
①主張:“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
②意義: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農民追求社會財富平均的理想。
(2)后期——《資政新篇》:提出新的社會經濟政策試圖回答農民革命應當向何處去的問題。
(3)結果: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兩個文件都未能實施。
3.歷史影響: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引起政治和權力結構的變化,隨著湘淮系官僚集團的崛起,中央權力下移,對此后歷史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洋務運動
1.背景:兩次鴉片戰爭使統治階級中的一些當權人物看到了歐美國家的船堅利炮。
2.目的:挽救國家的頹勢。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新政。
3.代表人物:奕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
4.主張:“可以剿發逆,可以勤遠略”。
主要活動
“求強”旗號下,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官辦),如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
“求富”旗號下,創辦近代民用企業(官督商辦),如上海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開平煤礦等。
創辦學校和新式海軍:創辦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的學校,建成了以北洋艦隊為代表的新式海軍。
評價: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但未能達到保障國家安全、抵抗外敵侵略的目的。
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
1.邊疆危機
2.中法戰爭
背景
1883年,法國控制越南,把侵略矛頭對準中國
過程
1883年年底爆發,1884年8月,法軍偷襲馬尾軍港,1885年3月,清軍在馮子材的率領下取得鎮南關大捷,法軍敗退,中法停戰
結果
1885年6月,中法簽訂《越南條款》,承認法國占領越南
3.甲午中日戰爭
(1)背景
①日本對中國臺灣及藩屬國朝鮮、琉球等覬覦已久。
②朝鮮國王請求清政府出兵鎮壓農民起義。
③日本趁機出兵朝鮮。
(2)過程
①1894年8月,日本在牙山口外豐島偷襲清朝運兵船,甲午中日戰爭爆發。
②1894年9月,清軍在平壤大敗。
③1894年9月,清軍在黃海海戰中重創日本艦隊。
④1895年2月,日軍在山東半島登陸,摧毀威海衛軍港,北洋艦隊覆滅。
(3)結果: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
①承認朝鮮獨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湖列島給日本。
②賠款2億兩白銀。
③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制造。
(4)影響:進一步把中國社會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證明了洋務運動的破產。
... ... ...
關鍵詞:《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