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羅斯福新政》PPT教學課件,共34頁。
學習目標
1、了解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發生的背景、表現;
2、理解經濟危機發生的原因、特點和實質;
3、了解羅斯福新政實施的背景、內容、特點,認識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歷史作用;
4、通過對羅斯福的評價,培養辯證的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從繁榮到危機
1.經濟繁榮: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空前繁榮,新興產業迅猛發展。
2.繁榮背后的危機
(1)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
根本原因: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產相對過剩
其它原因:① 貧富差距大,消費能力不足
② 盲目分期付款,股票投機猖獗
③政府危機意識不足
3、經濟危機的爆發
爆發的標志: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崩潰。
特點: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大
4、經濟危機的影響
窮人艱難度日;資本家大量銷毀商品,生產遭到破壞;經濟危機引發了政治危機。
羅斯福新政
1、背景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日益嚴重,羅斯福臨危受命,就任美國總統。
羅斯福(1882—1945)出生在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曾就業讀于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后來從政。羅斯福39歲時患上脊髓灰質,下肢癱瘓。羅斯福1932年贏得總統大選,到他去世時連續4次當選美國總統。面對經濟大危機,他在演說中說:“我向你們保證,我對自己立下誓言,要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
2、措施:
措施一:整頓金融體系
措施二: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
目的: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
措施三:調整農業政策
目的:保證農產品價格
措施四:推行“以工代賑”
目的:提供就業機會,穩定社會秩序
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積極:
(1)美國經濟開始了緩慢的復蘇,工業和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
(2)保存了美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3)新政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局限性:新政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
本課小結
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歷史上最深刻、破壞性最大的危機。它根源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20年代,美國經濟在快速發展中也使生產和消費的矛盾不斷尖銳化,直接導致危機的爆發。在危機的沉重打擊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各自尋找對策。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使危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和,為資本主義繼續向前發展開創了一條新的道路。
... ... ...
關鍵詞:《羅斯福新政》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