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羅斯福新政》PPT免費下載,共45頁。
課標要求:
知道經濟大危機,了解羅斯福“新政”,理解國家干預政策對西方經濟發展影響。
近現代以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從世界經濟發展的經驗數據看,自1825年英國開始出現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產過剩危機以來,每隔一定期間就要發生一次。影響較大、范圍交廣的有1929-1933年、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經濟危機。
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1929~1933年的大危機,這次危機震撼了整個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被稱為"三十年代的大危機"。
一、從繁榮到危機
貧富差距大,購買力嚴重不足
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導致生產過剩
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
(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1、繁榮: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空前繁榮。(柯立芝繁榮)
2、繁榮背后的危機(經濟大危機)
①時間:1929—1933年
②原因:
⑴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⑵貧富差距大,購買力不足,導致生產過剩
⑶全國性的股票投機、政府危機意識不足等(其他原因)
什么是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是指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這種生產過剩不是絕對過剩而是相對過剩,即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資本價值增值的需要而言的過剩。
③表現:股價暴跌、工業生產下降、貿易銳減、物價暴漲、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增加
④特點:
持續時間長
影響范圍廣
破壞性大
⑤影響:嚴重的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
二、羅斯福新政
1、背景:
①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
②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總統。
2、開始時間:1933年開始
措施一 :整頓金融體系
①、整頓金融體系:《緊急銀行法案》
措施二: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
②、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
措施三:調整農業政策
③、調整農業政策,通過《農業調整法》
措施四:推行“以工代賑”
④、推行“以工代賑”
措施五:社會福利
⑤、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法》
如何評價羅斯福新政?
①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工業和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
③局限性——新政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調整,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所以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如何正確評價羅斯福?
歷史功績:實行新政,帶領美國人民度過了經濟大危機;領導美國人民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倡導建立聯合國,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個人品質:在困難面前,大膽改革、勇于進取的高尚品質和身殘志堅、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羅斯福新政對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什么借鑒?
①強化金融監管力度,實行正確的貨幣政策,防止金融風險。
②以工代賑 ,啟動市場。
③注重保護和發展民族工業。
④重視農業,強本固基.
⑤充分利用人才資源,大力促進再就業工程。
⑥建立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⑦健全法律法規,保證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
... ... ...
關鍵詞:羅斯福新政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