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PPT教學課件,共35頁。
科技名著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著的《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李時珍為什么能編著出如此恢弘的巨著?我們應該從他身上學習到什么樣的精神?
救死扶傷的崇高醫德,不盲從古訓的創新勇氣,刻苦鉆研的堅強意志,實地考察的科學方法,親自品嘗藥物的獻身精神,不恥下問的謙虛態度,27年成書的堅韌毅力。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①宋應星是明末著名科學家,代表作是《 天工開物》,被譽為“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
②內容:記載了各種農作物和手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種植加工以及手工業生產技術
《農政全書》是一部農學巨著,全書60卷,約70萬字,分為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種植、牧養、制造、荒政等大類!掇r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的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
《齊民要術》和《農政全書》都是我國古代的農學著作,請你對它們進行比較。
北魏的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北方農業生產技術成果,包括農、林、牧、副、漁等。
明末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采集了《齊民要術》的優秀成果,系統地總結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政策和科學技術,同時還滲透了徐光啟富國強民的“農政”思想。
這兩部書都對中國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做出巨大影響。
明長城和北京城
(1)目的:為了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擾。
(2)起止地點: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
明長城有些城墻,平均高度為7-8米,城基寬6-7米,頂寬平均為4-5米。城墻的外側設有2米的垛口,垛口上有望口和射洞。在長城沿線重要的位置上還修建關城,是重要的防御據點和關卡,著名的有山海關、居庸關、平型關、雁門關、嘉峪關等。
明朝的北京城是明成祖時,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和改造發展起來的。
特點:
①整個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從宮城到外城都以這條中軸線對稱展開,均衡布局,成完整而和諧的巨大建筑群。
②以宮殿為重點,并建有壇廟、宮苑、王府、橋梁、街巷以及其他各種民生設施。
③城中心的紫禁城最為雄偉壯麗,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
小說和藝術
明朝時期為什么會取得如此多的成就?
明朝時,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等級明顯的宮殿建筑最能反映皇權的集中與威嚴,18次的長城修筑,沒有能征調大批人力物力的中央集權,雄厚的經濟實力是萬萬達不到的,也正是這高度集中的政權,引起了群眾的強烈不滿,把反抗的心聲表現在豐富的文學作品與戲劇上。
... ... ...
關鍵詞:《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