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明朝的對外關系》PPT精品課件,共26頁。
鄭和下西洋
鄭和,本姓馬,小名三保,云南昆明人,回族。他家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祖父和父親都曾朝拜過伊斯蘭教圣地麥加,這使鄭和從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況。 由于他在朱棣奪取皇位的斗爭中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賜名鄭和。人稱三寶太監。
認識“西洋”
西洋:指現在文萊以西的東南亞、 印度洋及沿岸一帶。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1)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
(2)進行海外貿易
(3)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探究:鄭和下西洋成功的條件
明朝前期經濟發展,國力強盛
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術的掌握;指南針的應用
鄭和具備相當的地理和航海知識、堅強的毅力、團結合作的精神及組織能力。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①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
②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做出偉大貢獻;
戚繼光抗倭
戚繼光抗倭緣由——倭寇和倭患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組成海盜武裝集團,到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進行走私貿易和搶劫
倭患成因:
外:日本國內動蕩,失職武士劇增
內:明中期朝政腐敗、國力減弱,海防松懈
葡萄牙侵占澳門
... ... ...
關鍵詞:《明朝的對外關系》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