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明朝的對外關系》PPT優質課件,共20頁。
學習目標
1.能知道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路線
2.能概括鄭和遠洋的特點及歷史意義
3.能概括出戚繼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及意義并能理解戚繼光抗倭的精神
4.能了解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的史實
活動探究
探究一:鄭和下西洋
目的: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各國交流。
條件:
(1)政治前提:統治者積極倡導和支持;
(2)物質基礎:明朝前期經濟發達,國力雄厚;
(3)技術條件: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術先進。
(4)主觀因素:鄭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英勇無畏的氣概;
鄭和具有一定的軍事指揮才能和組織才能等優秀品質;
優秀的船長、水手的通力合作等。
意義:
(1)鄭和的遠航,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2)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
(3)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
探究二:戚繼光抗倭
戚繼光為什么能取得抗倭的勝利?
原因: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戚繼光卓越的領導才能和治軍嚴明;
沿海一帶廣大人民的支持。(言之有理即可)
評價:倭寇的主要組成人員是日本武士和奸商組成的武裝海盜集團,他們在中國富庶的江南地區殺居民,劫財貨,無惡不作,嚴重威脅沿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抗倭斗爭是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是一場反侵略戰爭,戚繼光是偉大的民族英雄。
... ... ...
關鍵詞:明朝的對外關系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