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PPT課件,共22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PPT課件包含教學目標、導入新課、寫作背景、作者介紹、層次結構、全文分析、寫作特點等內容。
寫這首詞的時候辛棄疾已經六十五歲了,辛棄疾從42歲到60歲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這期間,1203年再次被當時執掌大權的韓侘胄起用,任浙江東路安撫史,翌年改任鎮江知府。1204 年韓候胄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鎮江瀕臨抗戰前線,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棄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但是韓儐胄把持朝政,只想僥幸求逞,不愿認真準備。韓儐胄聽不進辛棄疾的勸告,后來就把他調離了鎮江。這首詞是辛棄疾被起用又被降職時,登上北固亭,滿懷悲憤而寫下的。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是南宋最杰出的愛國詞人。詞作題材廣泛,風格以豪放為主,與蘇軾接近,世稱“蘇辛”。其詞氣勢雄健、意境深遠、沉郁頓挫、慷慨蒼涼之外,兼有清麗明快、纏綿嫵媚的風格。他的愛國詞作情辭慷慨,愛憎分明,藝術感染力很強。他還以多彩的畫筆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描繪農村風光,贊美壯麗山河。進一步擴大了詞的表現范圍,推動了南宋前期詞風的變化,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稼軒長短句》存詞600余首。
作者借用這些典故分別要表達什么?有何意圖?
劉義隆這個典故中“贏得倉皇北顧”可否改成“落得”?
本詞為暮年英雄的嘆息,仔細閱讀本詞,思考作者都發出了哪些嘆息?
善用對比,詞豐意曲。
本詞極善運用對比,產生了很強的表達效果,如劉裕、劉義隆對比,“四十三年”前之景與眼前之景對比,廉頗的處境與自己的處境對比,頗有深意。
用典貼切,寓意深遠。
在詩歌中用典,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辛棄疾在本詞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人的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拓跋燾、廉頗。詞人借助這些歷史故事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過抒發對孫權、劉裕這些成就大業的英雄的景仰之情,表達了自己渴望實現收復中原的夙愿;運用劉義隆的典故,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勸阻當權者的意圖;借佛貍祠一事,表示若不迅速收復中原,淪陷區的人民會安于異族統治,后果將不堪設想;最后用廉頗的故事抒發了報國無門的憤藏,表達了自己雖然年老,但仍渴望建功立業的志向。
借古諷今,理隱事中。
對孫權、劉裕的贊揚,就是對南宋統治者的指責;對劉義隆的諷刺,就是對韓優胃的警告;對“佛貍祠下”的感嘆,就是對統治者不思收復中原的不滿。最后以廉頗自比,則是內心的獨白。
... ... ...
關鍵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