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PPT免費下載,共44頁。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后,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1207),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贈少師,謚號“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
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F存詞作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主旨探究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片借歌頌孫權、劉裕,表明詞人抗金救國的雄圖大略;下片顯示了詞人對恢復大業的深謀遠慮,抒發了報國無門的苦悶心情。
藝術特色賞析
1.用典貼切,寓意深遠。
在詩歌中用典,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辛棄疾在本河中成功地運的五個人的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拓跋燾、廉頗,詞人借助這些歷史故事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詞人通過抒發對孫權、劉裕這些成就大業的英雄的景仰之情,表達了自己渴望實現收復中原的夙愿;運用劉義隆的典故,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勸阻當權者的意圖;借佛貍祠一事,表示若不迅速收復中原,淪陷區的人民會安于異族統治,后果將不堪設想;最后用廉頗的故事抒發了報國無門的憤懣,表達了自己雖然年老,但仍渴望建功立業的志向。
2.善用對比,詞豐意曲。
本詞極善運用對比,產生了很強的表達效果。如劉裕、劉義隆對比,“四十三年”前之景與眼前之景對比,廉頗的處境與自己的處境對比,頗有深意。
3.借古諷今,理隱事中。
對孫權、劉裕的贊揚,就是對南宋統治者的指責;對劉義隆的諷刺,就是對韓侂胄的警告;對“佛貍祠下”的感嘆,就是對統治者不思收復中原的不滿;最后以廉頗自比,則是內心的獨白。
... ... ...
關鍵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