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PPT教學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資治通鑒》及司馬光等文學常識,熟記重要的文言詞語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重點)
2.分析人物的對話,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難點)
3.學習規勸的藝術——善勸,明白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勉勵自己重視學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素養)
知識備查
作者介紹
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世稱涑水先生。“王安石變法”以后,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
作品介紹
《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歷時十九年完成,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長于描寫戰爭。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背景資料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卷六十六(中華書局1956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文章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三國之初。孫權大將周瑜和劉備在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軍隊,不久周瑜病死江陵。魯肅代替周瑜輔佐孫權,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劉備很快又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劉、孫三方鼎峙的局面。孫權勸呂蒙注意學習的故事就發生在此時。
文學常識
編年體:指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的體例。編年體是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系。以編年體記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國,代表作有《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等。
人物資料
孫權(181-252年),字仲謀,三國時吳國的創建者。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占據江東。他最大的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了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呂蒙(178-219年) ,東吳國大將。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陽)人。少年時不讀書,以膽氣稱,后接受孫權勸告,讀了許多兵書、史書,智勇雙全。倍受孫權、魯肅的信賴。魯肅死后,呂蒙掌管東吳軍事,率軍暗襲荊州,擒殺關羽父子,名揚三國。殺死關羽后,呂蒙不久病死。
魯肅(172—217年),三國時吳國名將、政治家。字子敬,臨淮東城人。魯肅出身士族,為孫權所敬重。他主張聯劉抗曹,助周瑜大破曹軍于赤壁。周瑜死后,魯肅代領其軍,繼續與劉備維持友好關系。
... ... ...
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朗讀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和斷句。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朗讀課文,借助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并理清主要內容。
方法指導
翻譯五字法
留:國號、年號、地名、書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現代漢語雙音節詞替代古代漢語單音節詞;
調:調整語序,使其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補:補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刪:刪去無實在意義的詞,不譯。
3.請同學們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理清課文思路。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開始學習,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故事。
... ... ...
精讀細研
分角色朗讀課文,思考:孫權是怎樣勸說呂蒙讀書的?請結合具體語句加以分析。
孫權一勸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雙重否定句,語氣堅決,不容推辭,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又對他十分關心,寄予厚望,孫權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孫權二勸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邪”后雖用嘆號,但有一種強烈的反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耳”,有降低事情難度、縮小事物范圍的意味。“耳”后用了句號,語氣變得委婉。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孫權接著以自己的讀書情況現身說法,指出學習的可能性,循循善誘,言辭懇切。
... ... ...
孫權勸學PPT,第二部分內容:第二課時
上一節課我們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故事情節。這節課讓我們細讀課文,歸類學習文言實詞、虛詞的含義,深入探究課文內容。
合作探究
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
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被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志趣相投。這最后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的余韻,從側面進一步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2.學了課文,你從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了哪些啟示?
①開卷有益。
②勸人要講究策略。
③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
④要善于聽取他人的建議或意見,知錯就改。
⑤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⑥不能因事情的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⑦抓緊時間,發奮學習。
... ... ...
課堂小結
概括主題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只要學習就會有長進,突出了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和作用,勉勵人們努力學習。
學后感悟
感悟一:讀了這篇文章,我們從中受到不少啟發。首先,我們認識到人不學習是不行的。其次,我們認識到只要肯學,就會有所收獲,學有所成。
感悟二: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且才略進步驚人;方仲永聰明過人,因其父“不使學”而“泯然眾人”。年長好學,學有所成;年幼不學,毫無所成,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 ... ...
寫作特色
❶記事簡練而完整。
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再寫出結果,而不寫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所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從側面反映出呂蒙的進步之大。
❷詳略得當,剪裁精當。
全文只寫“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段。寫孫權勸學,著重以孫權的勸說之言來表現他的善勸,而略寫呂蒙的答語和反應;寫魯肅“與蒙論議”,著重寫二人一唱一和,互相打趣的對話,略寫二人“論議”的內容,并僅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一句作結。此外,人物的語言也非常簡潔,極富表現力,毫無冗繁之處。
... ... ...
課堂檢測
1.解釋下列畫線詞的含義。
(1)蒙辭以軍中多務________;
(2)當涂掌事________;
(3)刮目相待________ ;
(4)及魯肅過尋陽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畫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卿今當涂掌事 ②但當涉獵
B.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②自以為大有所益
C.①見往事耳 ②風吹草低見牛羊
D.①及魯肅過尋陽 ②秦師過周北門
【解析】A項中,“當”的意思分別為“掌握”“應當”;B項中,“以”的意思分別為“用”“認為”;C項中,“見”的意思分別為“了解,認清”“同‘現’,顯現”;D項中,“過”的意思均為“經過”。
3.填空。
《孫權勸學》選自《______》,這是一部______(體例)通史,編著者是北宋的______。
4.根據下面兩句話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應的成語。
(1)比喻人學識尚淺。( )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孫權勸學,既指出了呂蒙學習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從而使呂蒙無可推辭。
B.魯肅與呂蒙的對話,既從正面烘托出了孫權勸學的顯著成效,也進一步告訴人們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C.魯肅與呂蒙的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二人的真實性情與融洽關系。
D.魯肅與呂蒙“結友而去”,從側面表現了孫權勸學的結果及呂蒙才略的驚人增長。
【解析】B項,應該是從“側面烘托出了孫權勸學的顯著成效,也進一步告訴人們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 ... ...
拓展探究
與讀書、學習有關的詩句、格言。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書到用時方恨少。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5.知識就是力量。
6.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 ... ...
課下作業
你的同桌張明同學頭腦聰明,成績較好,但最近他沉迷于網絡游戲,成績急劇下滑,班長請你前去勸勸他,你將如何勸導呢?
示例:張明同學,你是我交往的朋友中最聰明的一個,可我發現你最近經常玩網絡游戲,成績有所下滑。我真誠地希望你能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讓你的聰明才智有用武之地。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PPT課件免費下載,孫權勸學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