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層結構》宇宙中的地球PPT精品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目標設定
1.了解地震波的特征及其在劃分地球內部圈層方面的應用。
2.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及圈層特點。
3.理解地球外部圈層的組成及意義。
... ... ...
地球的圈層結構PPT,第二部分內容:強基礎 自主診斷
基礎素養
一、地震與地震波
1.地震:地球________快速釋放的一種形式。
2.地震波
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通過________傳播
縱波:傳播速度快,可以通過________傳播
二、地球的內部圈層
1.劃分依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________的變化。圖中A表示 ________,B表示________。
2.界面:圖中C為________,D為________,F為________,G為________,H為________。
3.圈層劃分及特點
(1)地殼(H)
①范圍: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
②特點:厚薄不一大陸地殼________,大洋地殼
海拔________ ,地殼越厚;
海拔________,地殼越薄
(2)地幔(G):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________層,可能是________發源地之一。上地幔頂部與地殼構成________。
(3)地核
外核F:物質呈________或________狀態
內核E:呈________
[思考] 當某處發生地震時,附近有明顯震感的城市中,街道上的行人與湖中船上的人的感覺是否一樣,為什么?
提示:不一樣。處于街道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顛簸,然后左右晃動,因為陸地上縱波、橫波都能通過,且縱波傳播速度比橫波快;處于湖中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顛簸,因為水中只有縱波通過。
三、地球的外部圈層
1.大氣圈
包裹地球的氣體層,密度隨高度的________而迅速________。
2.水圈
(1)組成:由________、固態水和________組成。
(2)分類
按存在的位置和狀態分為:海洋水、________、大氣水和生物水,其中________與人類社會關系最為密切。
3.生物圈
(1)構成: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________。
(2)范圍:大氣圈的________、水圈的________和地殼的________。
[思考] 地球外部各個圈層具有怎樣的聯系?
提示: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聯系。
[練習小測]
1.判斷正誤
(1)地震發生時,在水中的人與在陸地上的人感覺一樣。( )
(2)巖石圈就是地殼。( )
(3)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在33千米深處有明顯變化。( )
(4)水圈滲透到巖石圈中。( )
2.連線
讀四大圈層相互關系圖,把圖中字母與其所代表的地球圈層進行連線。
... ... ...
地球的圈層結構PPT,第三部分內容:析疑難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地球的內部圈層
俗話說“上天有路,入地無門”,探索地球內部圈層一直是人類關注的焦點。假如你乘坐一輛既能耐高溫高壓,又能穿透堅硬巖石的微型汽車,正進行一次穿越地心的科學探險活動。假如汽車上的車載儀表和各種感應器記錄下了沿途的見聞,車載電腦利用大數據分析各地層的物質組成。
[問題探究]
問題1 地殼的組成物質主要是什么?
提示:地殼的組成物質主要是巖石。
問題2 在地幔部分發現了軟流層,它有什么特點?可能是什么物質的發源地?
提示:軟流層的特點是溫度很高,巖石部分熔融,能緩慢流動。軟流層可能是巖漿的發源地。
問題3 外核的物質狀態是什么?為什么?
提示:外核的物質狀態可能為液態或熔融狀態,因為此圈層橫波不能通過。
1.地球內部圈層劃分圖示
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為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2.地球內部各圈層的主要特點歸納
地球內部圈層劃分圖的判讀技巧
可提取的信息種類:地震波的類型、莫霍面、古登堡面、地球內部圈層的結構。
(1)橫波(S波)和縱波(P波)的判斷。橫波傳播速度慢,只在固體中傳播;縱波傳播速度快,固、液、氣三態中都可傳播。
(2)莫霍面的判斷。在地下(陸地部分)平均37千米處,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都突然增大——不連續面(莫霍面),即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
(3)古登堡面的判斷。在地下2 900千米處,橫波突然消失,縱波的傳播速度突然減小——不連續面(古登堡面),即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4)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根據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
(5)地球內部圈層物質狀態的判斷。根據地震波的傳播情況可判斷出物質的狀態。
探究二 地球的外部圈層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是地球的外部圈層。“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反映了外部圈層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下圖是地球圈層間的物質交換示意圖,圖中序號①②③代表外部圈層。
[問題探究]
問題1 上圖中①②③分別代表哪個外部圈層?
提示:①水圈、谏锶Α、鄞髿馊
問題2 連接地球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的是哪個部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反映的是哪兩個圈層之間的關系?
提示:巖石圈。巖石圈和生物圈。
問題3 生物與環境有什么關系?
提示:生物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同時也在促進太陽能轉化、改變大氣圈和水圈組成、改造地表形態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 ... ...
地球的圈層結構PPT,第四部分內容:提能力 通關集訓
2019年4月15日02時31分在西藏那曲市雙湖縣(32°26′N,89°39′E)發生4.3級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據此回答1~2題。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殼
2.地震發生時,當地居民的感覺是( )
A.左右搖晃
B.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C.上下顛簸
D.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解析:第1題,地殼的平均厚度為20千米,震源深度9千米,該次地震震源位于地殼。第2題,縱波的傳播速度快于橫波的傳播速度,當縱波傳導到地面時,居民感覺到上下顛簸,當橫波又傳來時,居民又感覺到左右搖晃。
答案:1.D 2.D
讀地球各圈層劃分示意圖,回答3~4題。
3.下列關于地球圈層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地球具有明顯的圈層結構特征
B.地球可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大圈層結構
C.地幔屬于地球內部圈層中中間的一層
D.地殼既屬于地球外部圈層又屬于地球內部圈層
4.下列關于圖中地球各圈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C圈層是由巖石構成的,故稱為巖石圈
B.B所在的圈層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觀類型
C.A圈層是外部圈層中厚度最大的
D.D圈層是一般認為的巖漿的發源地
解析:第3題,讀圖,地球具有明顯的圈層結構特征,A正確。地球可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大圈層結構,B正確。地幔屬于地球內部圈層中中間的一層,C正確。地殼屬于地球內部圈層,D錯誤,故選D。第4題,讀圖,C圈層是由巖石構成的,故稱為地殼,A錯誤。B所在的圈層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陸地和海洋景觀類型,B錯誤。A圈層為大氣圈,是外部圈層中厚度最大的圈層,C正確,故選C。D圈層是地核部分,一般認為的巖漿的發源地在上地幔頂部的軟流層,D錯。
答案:3.D 4.C
... ... ...
關鍵詞: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PPT課件免費下載,地球的圈層結構PPT下載,宇宙中的地球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