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層結構》宇宙中的地球PPT優秀課件下載,共24頁。
教學目標
了解地震和地震波的基本特征
熟記并掌握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
了解地球各圈層的主要特征,更好地認識地球的自然環境。
地震構造示意圖
震級:地震的大小
烈度:地震對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壞強弱的程度
地震波是震源釋放的能量波。地面出現的各種破壞現象,都是地震波的沖擊造成的。
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動的方式向外傳播
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殼
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固體外殼。地殼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陸地殼較厚,大洋地殼較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
地幔
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一般認為這里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源地,
巖石圈: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巖石組成的部分。
地核
地球核心部分,古登堡面所包圍的球體?煞譃閮群撕屯夂,外核的物質在高壓和高溫下呈液態或熔融狀態,而認為內核呈固態。
地球的外部圈層
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
巖石圈的表面高低不平,被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覆蓋
大氣圈
包裹地球的氣體層。近地面的大氣密度大。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的密度迅速減小。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的空間平均只有一個氣體分子與星際空間的情況很接近,一般把這個高度作為大氣圈的上界。
水圈
按形態分,可分為液態水、固態水和氣態水。
按照空間分布,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
按水的性質分,可分為咸水和淡水。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它同大氣圈、水圈、巖石圈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其核心部分是生物絕大部分集中分布的區域,即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范圍。
... ... ...
關鍵詞:地球的圈層結構PPT課件免費下載,宇宙中的地球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