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PPT下載
第一部分內容:學習目標
1、了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歸納學習文言文知識,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含義,能熟練背誦并默寫全文。
2、理解、運用其中關于學習的名言警句,培養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
3、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開闊胸懷,加強成熟處事的思想修養;能聯系自身學習經歷,體會課文豐富多彩的文化底蘊,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里能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復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 ... ...
論語十二章PPT,第二部分內容:預習課文 相關介紹
相關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游列國14年?鬃舆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論語》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墩撜Z》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共二十篇。
《論語》屬語錄體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20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的相互討論。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南宋時,朱熹把它列為“四書”(《孟子》、《中庸》、《大學》、《論語》)之一,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宋朝宰相趙普曾贊頌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本文十二章是儒家修身之言,講的是做人之道。
... ... ...
論語十二章PPT,第三部分內容: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學而》)
翻譯: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間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第一則:討論學習方法、樂趣與個人修養:
不斷實習和溫習,方能牢固知識,學習之樂;
朋友遠道而來,切磋促進,人生之樂;
自求長進,不怨他人,提高修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翻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或學業是不是復習過了呢?”
... ... ...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學習和提高修養的過程。
1、從本章來看,學習和修養的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十五歲到四十歲:學習領會
五十、六十歲: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觀意識和做人規則融合為一
2、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是怎樣的?
思想與言行融合,自覺遵守道德規范,而不是勉強去做。
3、我們從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道德修養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循序漸進。
... ... ...
論語十二章PPT,第四部分內容:精讀課文 細節感知
字詞歸納
通假字
不亦說乎
說:同悅,喜悅、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有:同又,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為師矣
古:可以、憑借 今:可能、許可
... ... ...
論語十二章PPT,第五部分內容:課堂小結
我們從《論語十二章》學到了很多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識。這十二章的語言都很簡練,但卻蘊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學習后,每個人都會受益匪淺。
思考討論:
1、你喜歡哪一則?
2、你覺得哪一則對你啟發最大?
3、你覺得怎樣才能真正學到知識?
4、你還知道哪些指導我們如何學習的名言?
關鍵詞:鄂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論語十二章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