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的秘密》PPT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教學目標:
1. 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主要內容。
2. 了解科普文的特點,體會科學小品文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風格。
3. 探索認識事物的規律、樹立科學的探索觀。
教學重點:
1、抓關鍵句子,理清文章結構及內容。
2、品重點詞句,學習文章生動介紹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探索認識事物的規律、樹立科學的探索觀。
... ... ...
甘露的秘密PPT,第二部分內容: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仇春霖,當代作家,教授。(筆名舸夫等,1930年生,江蘇省鹽城人。50年代初開始業余創作,既寫雜文、寓言,也寫科學小品文和文藝理論。出版的寓言集有《無花果》、《猴子刺虎》、《帆和舵》等,一些作品被改編,制成動畫片。)
2、理解詞義
甘露:文中指一種蚜蟲排泄出的顏色發白并含有糖分的排泄物。
吉祥:指好的運氣。
夢寐以求:寐,睡著了。睡夢中也在追求,形容愿望迫切 。
荒唐:(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奇怪的程度。
熙熙攘攘: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本文指螞蟻排成隊、忙亂的樣子。
... ... ...
甘露的秘密PPT,第三部分內容:題目解說:
“甘露”本是一種蚜蟲排泄出的顏色發白并含有糖份的排泄物,并不稀罕。而“秘密”則給“甘露”批上了神秘的面紗,題目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揭示事理。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文章內容
這篇科學小品文選取的是中國古代典籍中經常被提及的“甘露”作為說明對象,介紹了它的真正身份——蚜蟲的排泄物,并詳細地說明了它產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抓關鍵詞句理清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3)介紹甘露在中國古代人們心中的神圣地位。
第二部分(4--11)以科學的眼光為甘露“解密”,揭開“神物”“圣藥”的面紗。
第4自然段是承上啟下的過渡段,一句“所謂的甘露,根本就不是什么天降的‘神靈之精’,說起來實在可笑,它不過是一種蚜蟲的排泄物”,揭開了甘露的神秘面紗,總領文章第二部分,以下分三層:
第一層(5)介紹蚜蟲的名稱、種類、生活習性和危害。
第二層(6-7)介紹甘露形成的過程。
第三層(8-11)說明蚜蜜的危害。
... ... ...
甘露的秘密PPT,第四部分內容:科學性語言
1、科學準確的語言
(1)全世界已經發現的有2000多種。其中除五倍子蚜蟲外,都是莊稼的大敵。危害莊稼蔬菜果木的麥蚜、豆蚜、棉蚜、菜蚜、桃蚜、柑蚜、蘋果棉蚜、葡萄瘤蚜、甘蔗棉蚜等,都是蚜蟲家族中的成員。
“已經發現”是說目前發現的蚜蟲有2000多種,還可能有沒有發現的,說明蚜蟲的種類之多確實驚人。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據分析,其中碳水化合物占百分之七十左右,糖精占百分之二十以上,蛋白質占百分之三。
2、文學色彩較濃的語言——形象生動,富有趣味
蚜蟲在覓食的時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發現了可以獵食的目標,便將那根尖細的刺吸式口器刺進植物組織內部,不停的吸取植物體內的漿汁。
介紹蚜蟲生活習性時,寫蚜蟲在覓食的時候用“探索”“發現”“吸取”,生動地表現了蚜蟲吸取植物汁液時的情景,形象地介紹了蚜蟲的生活特點。
它們緊緊的跟在蚜蟲的后面,不時用觸角輕輕拍打螞蟻的屁股。蚜蟲受到拍打,感到十分快意,便翹起屁股,隨之排泄出一滴一滴的蚜蜜,使小螞蟻痛痛快快的飽餐一頓。
... ... ...
甘露的秘密PPT,第五部分內容:探究
如何理解文章開頭寫古代人對甘露的態度和行為?
古代人對甘露的態度和行為與甘露揭秘的結果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被古人視為神靈之精的甘露,居然是蚜蟲排泄物,這不禁讓人瞠目結舌,啼笑皆非。甘露秘密的揭示說明:對事物的認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要經過不斷探索,逐漸認識本質。
古代人奉為神圣之物的甘露,不過是蚜蟲的排泄之物,秘密揭穿,不禁讓人瞠目結舌,啼笑皆非!這樣的事實,到底留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
1.破除迷信,科學地認識事物!
2.獨立思考,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書本。
3.崇尚科學,反對愚昧迷信,反對偽科學,反對邪教。
關鍵詞:鄂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甘露的秘密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