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詩中的物候》PPT
第一部分內容:新課導入
目標一:通過學習本文,懂得文學與自然的關系 。
目標二:學習本文運用舉例說明與分類說明說明事物。
目標三:通過欣賞唐宋大詩人詩句受到審美醺陶,同時學習物候知識
竺可楨(1890—1974),字藕舫,浙江紹興人。中國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氣象事業創始人之一。對中國現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貢獻。在研究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以及變遷方面,在研究物候學和自然科學史方面著有論文多篇,對臺風、風暴也有研究,。在研究工作中注意結合生產實際,為農業服務,著有《竺可楨文集》和《竺可楨日記》等。
... ... ...
唐宋詩中的物候PPT,第二部分內容:說明文文體知識:
一、說明的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二、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摹狀貌。
說明方法的作用:
本句運用_______的說明方法,從而____的說明了事物的____特點。
三、說明文的語言品析
一般從兩個角度談:A、準確;B、形象生動或簡明平實。
... ... ...
唐宋詩中的物候PPT,第三部分內容: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劃出文章的主要信息,整合出每一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課文結構層次
1、2段 引出說明的內容及目的。
3---7段 具體說明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現象。
3、4、5段寫植物,6、7段寫動物
8段 補充說明物候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的。
課文內容梳理
第一段介紹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及人類研究它們的目的。
第二段說明唐宋大詩人對物候歌詠的杰出成就及其原因。
第三、四、五段具體說明唐宋詩人詩中植物所反映的物候知識。
第六、七段說明唐宋詩人詩中候鳥所反映的物候知識。
第八段總結唐宋詩人所吟詠的物候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的。
... ... ...
唐宋詩中的物候PPT,第四部分內容:閱讀答疑
閱讀課文第一段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開頭所引兩句詩的目的在于什么?
2、文中哪些語句說明了人類研究大自然語言的目的?
答案1:為了引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進而引出本文說明的目的。
答案2:重要的是我們要能體會這種暗示,明白這種傳語,來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閱讀第二段回答下列問題:
2、作者引明末學者黃宗羲的話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他們關心民生疾苦,搜集各地大量的竹枝詞、民歌,又熱愛大自然,善于領會鳥語花香的暗示,模擬民歌、竹枝詞編成詩句。
答案2: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道出了詩人為何能掌握大自然語言,編成詩句。
閱讀第三、四、五段回答下列問題
1、從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詩中,我們得到的物候學知識是?
2、引用李白詩和王安石詩在于說明什么?
3、引用李益詩、劉禹錫詩、王之渙詩在于說明什么?
答案1:第一是芳草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第二是這種循環是隨氣候轉移的,春風一到,芳草就蘇醒了。
答案2:為了說明樹木抽青是初春重要指標。
答案3:說明楊柳抽青之所以成為初春代表的原因之一:分布區域廣。
... ... ...
唐宋詩中的物候PPT,第五部分內容:找出本文的說明方法:
提示:說明方法主要有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等。
舉例法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指出了物候學上的兩個重要規律。芳草的枯榮,有一年一度的循環;這循環隨著氣候轉移,春天到,芳草就蘇醒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東風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和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告訴了人們春天到來的標志。唐代詩人李益的“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馬多”,劉禹錫的《竹枝詞》:“江上朱樓新雨晴,滾西春水觳文生。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指出楊柳抽青,表示初春季節的到來。
分類別
先介紹草木的榮枯變化,再介紹候鳥的來去分布
由植物到動物
內容豐富而不雜亂
... ... ...
唐宋詩中的物候PPT,第六部分內容:課堂小練
按照下列詩句描寫景物的不同季節,分類。
(1)表示春天的詩句______________
(2)表示夏天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
(3)表示秋天的詩句_______________
(4)表示冬天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
①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②溪水覺暖微函碧,山杏經春半吐紅。
③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④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⑤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 ...
唐宋詩中的物候PPT,第七部分內容:拓展練習:
1、說出下列詩所反映的季節或物候特征。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說出下列詩詞所反映的時令: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 ...
唐宋詩中的物候PPT,第八部分內容:古詩中的物候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氣,鴨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戲水中。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水檻遣心》)詩中出現的三種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黃熟時的節令特點。
黃巢《題菊花》說:“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菊花凋零,蝴蝶斂跡,雖不著一“秋”字,秋令的陣陣涼意卻撲面而來。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則把讀者引向另一個世界:“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內地早已是百花凋謝之日,而地處西北邊塞的天山(祁連山)仍舊積雪覆蓋,無楊柳與花草,表明在黃河流域海拔超過四千多米的地方,既無夏季又無春秋的特點。由此不難看出內地跟塞外氣候的差異之大。
關鍵詞:鄂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唐宋詩中的物候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