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PPT課件(第一課時)
第一部分內容:學習目標
1.了解時代背景,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
2.通過分析故事情節和人物描寫,概括人物形象。
3.探究人物變化的根源,初步把握小說的主題。
... ... ...
故鄉PPT,第二部分內容:走近作者
【魯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代表作】
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小說集《吶喊》《彷徨》;
散文詩集《野草》;
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雜文集《熱風》《墳》《華蓋集》等。
背景介紹
1911年,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中國人民尤其是農民,境況日益惡化,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紹興老家接母親回北京,在那里耳聞目睹了離別多年的家鄉破敗的景象,農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際關系冷漠、隔閡,于是以回鄉見聞為題材,寫下了這篇《故鄉》。
... ... ...
故鄉PPT,第三部分內容:字詞積累
陰晦 猹 祭祀 弶
氈帽 秕谷 鵓鴣 獾豬
顴骨 髀尖 大抵 瑟索
寒噤 潺潺 恣睢 廿年
【陰晦】陰沉昏暗。
【愕然】吃驚的樣子。
【鄙夷】看不起。
【惘然】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東西的樣子。
【伶俐】機靈;靈活。
【伶仃】形容瘦弱或細長。
... ... ...
故鄉PPT,第四部分內容:整體感知
閱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了哪幾個故鄉?側重寫了故鄉的哪兩個人物?
三個故鄉:回憶中的故鄉;現實中的故鄉;理想中的故鄉。
人物:閏土、楊二嫂
本文是以什么為線索行文的?請根據這個線索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節。
線索——“我”在故鄉的見聞感受
“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
第一部分(1-5):描寫了故鄉的蕭條景象和“我”見到故鄉的復雜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鄉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寫“我”回故鄉的見聞與感受。
第三部分(78-88):寫“我”離開故鄉時的種種感觸和矛盾心情。
... ... ...
故鄉PPT,第五部分內容:人物分析
故鄉除了景物的變化外,還有什么變化?
紫色的圓臉小氈帽手紅活圓實頸套銀項圈
(健康開朗朝氣蓬勃)
很深的皺紋破氈帽極薄的棉衣手像松樹皮無銀項圈
(蒼老貧困飽經滄桑)
鄉間趣事滔滔不絕熱情活潑脫口而出
無聊的客套生活的痛苦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閏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表面原因
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
社會落后愚昧
深層原因:帝國主義侵略、封建社會制度
閏土的遭遇正是當時廣大受壓迫、受剝削農民的具體寫照。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國主義、封建社會雙重壓迫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害。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故鄉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