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生活》20世紀的科學、文化與社會生活PPT課件
大眾傳媒
大眾傳播媒介的簡稱。 新聞傳播工具(news media):傳遞新聞信息的載體;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視、新聞紀錄影片和新聞性期刊的總稱。西方稱為新聞媒介(News media)或大眾傳播媒介(Mass media)。
傳播方式演變
人類新聞傳播活動經歷了 4種方式:原始傳播方式、手抄傳播方式、印刷傳播方式、電子傳播方式。在書寫工具問世以前,信息的傳遞是通過語言手勢圖記、煙火等方式進行,受到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當新聞傳播工具出現后,新聞傳播才成為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活動新聞傳播工具是人類社會物質生產和精神交往的產物。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傳播方式不斷變化,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范圍越來越廣,效果也越來越大。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的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現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 ... ...
大眾傳媒的功能
1.獲取與傳遞信息。
2.文化傳承功能。
3.輿論監督功能。
4.娛樂休閑功能。
廣播
廣播是指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聲音的新聞傳播工具。通過無線電波傳送節目的稱無線廣播,通過導線傳送節目的稱有線廣播。廣播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廣播的優勢是對象廣泛,傳播迅速,功能多樣,感染力強;短處是一瞬即逝,順序收聽,不能選擇,語言不通則收聽困難。
電視
電視 (television 、TV、 video、ティーヴィー)指利用電子技術及設備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電視系統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后,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各國電視信號掃描制式與頻道寬帶不完全相同,按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的建議用拉丁字母來區別。
... ... ...
發展簡史
1883年圣誕節
德國電氣工程師尼普柯夫用他發明的“尼普柯夫圓盤”使用機械掃描方法,作了首次發射圖像的實驗。每幅畫面有24行線,且圖像相當模糊。
1908年
英國肯培爾.斯文頓、俄國羅申克無提出電子掃描原理,奠定了近代電技術的理論基礎。
1923年
美籍蘇聯人茲瓦里金發明靜電積貯式攝像管。1923年發明電子掃書描式顯像管,這是近代電視攝像術的先驅。
1925年
英國約翰.洛奇.貝爾德,根據“尼普科夫圓盤”進行了新的研究工作,發明機械掃描式電視攝像機和接收機。當時畫面分辨率僅30行線,掃描器每秒只能5次掃過掃描區,畫面本身僅2英寸高,一英寸寬。在倫敦一家大商店向公眾作了表演。
1926年
貝爾德向英國報界作了一次播發和接收電視的表演。
1927——1929年
貝爾德通過電話電纜首次進行機電式電視試播;首次短波電視試驗;英國廣播公司開始長期連續播發電視節目。
... ... ...
互聯網
中文名稱:互聯網
英文名稱:internet
定義:由多個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而成,而不論采用何種協議與技術的網絡。
應用學科:通信科技(一級學科);通信網絡(二級學科)
互聯網,即廣域網、局域網及單機按照一定的通訊協議組成的國際計算機網絡。
互聯網是指將兩臺計算機或者是兩臺以上的計算機終端、客戶端、服務端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手段互相聯系起來的結果,人們可以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發送郵件、共同完成一項工作、共同娛樂。
... ... ...
二、城市化發展和人口爆炸
1、城市發展和人口爆炸
(1)城市發展(數量劇增、規模擴大、立體城市) → 交通發展(汽車普及)→大都會和城市群的連鎖反應
(2)人口爆炸
世界人口:1950年35億,1960年40億,目前60多億
中國人口:占據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達13億多
2、人口、資源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立體城市(GREAT City)
立體城市是中國知名企業家、商界思想家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于2009年12月8日晚在哥本哈根“中國商界氣候變化國際論壇”上闡述的新型城市建設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在大約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一個建筑面積600萬至1000萬平方米,可容納15萬至20萬人口的高密度建筑群。
城市群
城市群(又稱城市帶、城市圈、都市群、都會區或都市圈)是指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向周圍輻射構成城市的集合區域。城市群的特點反映在經濟緊密聯系、之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交通與社會生活、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相互影響。由多個城市群或單個大的城市群即可構成經濟圈。
... ... ...
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制約;
人類發展(人類社會生產、人口增長)需要消耗資源,影響環境,不能超過環境、資源的承受能力,在環境、資源能夠承受范圍內,合理、利用資源的發展的。
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中,人口是關鍵因素,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長,排放的廢棄物也逐漸超過了自然環境的自凈能力。造成了環境污染,由此可見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組成了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整體,這就是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
關鍵詞:20世紀的科學文化與社會生活教學課件,現代社會生活教學課件,華師大版九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九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20世紀的科學文化與社會生活PPT課件下載,現代社會生活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