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急劇動蕩的現代世界PPT課件
一、偷襲珍珠港
1.《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
1940年9月,德國、日本和意大利三國簽訂了《德日意三國同盟條約》,形成了法西斯同盟。
2.日本偷襲珍珠港
日本利用德國在歐洲戰場的暫時成攻,制定了“南進”政策,試圖稱霸太平洋。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偷襲珍珠港的日本聯合艦隊由山本五十六任司令,南云中一任突擊編隊司令。日軍共動用60多艘艦船,其中有6艘航空母艦,艦載飛機423架。在整個偷襲中,日軍共擊沉美軍戰列艦3艘,重創1艘,擊傷3艘,炸沉、炸傷其他艦船十余艘,擊毀美軍飛機260余架。日本則僅損失了飛機29架、潛艇6艘。日本政府在襲擊珍珠港后一小時,正式向美、英宣戰。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和背景:
1.狂熱的軍國主義希望通過戰勝和征服別國,奇取更多的侵略權益。
2.爭奪太平洋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的既定方針的一部分,也是日、美在太平洋地區矛盾斗爭的結果。
3.德國在歐洲戰場上的勝利及攻勢,客觀上助長了日本侵略氣焰,成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外部動因。
4.法西斯軍事同盟的形成,壯大了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膽量。
5.戰爭初期,美國對待法西斯主義的態度,助長了日本發動戰爭的勇氣。
6.戰爭經濟的需要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經濟根源。日本的國力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消耗。隨著戰爭的不斷擴大,日本帝國主義把越來越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在中國戰場上,而“南進”則可以獲取大量的石油、錫、橡膠等戰略物資。英、美等國對日本實行的貿易禁運,對戰略物資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打擊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對美一戰”的決心。
... ... ...
3.《聯合國家宣言》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1942年的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反法西斯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告了反法西斯聯盟的最終形成。
討論,思考: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原因和意義。
原因:法西斯主義的暴行激起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普遍的反對;大戰的擴大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卷入戰爭,反法西斯力量聯合起來有必要和可能。
意義:增強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為戰勝法西斯起到重要作用;創造了國家聯合和合作的模式。
4.中途島海戰(1942年6月)
(1)背景。1942年,日本陸軍的三分之二以上陷于中國戰場,無力在陸上發動新的進攻,只得寄希望于海軍,以鞏固并加強日本的海上優勢,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
意義:太平洋戰爭轉折點,日軍由進攻轉入防御,而美軍由防御轉入進攻.
... ... ...
二、斯大林格勒戰役
1.斯大林格勒戰役
莫斯科戰役之后,希特勒于1942年夏再度集中兵力進攻蘇聯南部,試圖在攻克斯大林格勒之后,進而北上包抄莫斯科,消滅蘇聯。斯大林格勒戰役由此爆發。面對德國瘋狂的進攻,蘇聯軍民頑強抗擊,最終于1943年2月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背景:1)莫斯科戰役后德軍無力發動全面進攻;2)地理位置:斯大林格勒是蘇聯南方最重要的工業中心、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德軍如果占領了斯大林格勒,既可切斷蘇聯中部和南方的聯系,占領高加索石油區、頓河和庫班的肥沃原野,又可迂回東北,包抄莫斯科,進取西伯利亞。所以,斯大林格勒的得失關系著蘇德雙方整個戰局的命運。
意義。其一,它使蘇德戰爭的進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其二,極大地提高了蘇聯的國際望。其三,加強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國家之間合作和團結。其四,對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 ... ...
三、雅爾塔會議與德、日戰敗
1.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開始)
1944年6月6日凌晨,在艾森豪威爾將軍指揮下,一支龐大的艦隊載著登陸部隊,由700多艘艦艇和上千架飛機掩護,橫渡英吉利海峽,向德軍防御薄弱的法國諾曼底地區進發,很快突破了希特勒用來防御登陸部隊進攻的所謂“大西洋壁壘”。一個月里,登陸的同盟軍超過了100萬人。動用總兵力 280萬人、13000多架飛機、9000多艘艦船在歐洲成功地開辟了對德作戰的第二戰場。
2.雅爾塔會議
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召開,該次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一次美、英、蘇三巨頭會議。會議重點討論了處置德、波蘭疆界,建立聯合國,蘇聯對日作戰和遠東事務安排等問題。雅爾塔會議對戰后世界格局的形成產生了直接的影晌。
3.德國投降(1945年5月8日)
1945年4月25日,美蘇軍隊在易北河會師。蘇軍完成了對柏林的包圍,紅軍戰士經浴血奮戰,于4月30日把紅旗插上了德國國會大廈主樓的圓頂上。惡貫滿盈的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朝自己的腦袋開了一槍,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 ... ...
討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
一是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戰爭。
二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
三是人民是戰爭勝利的決定力量。
四是大國和大國會議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 ... ...
四、二戰給人類帶來空前災難
歷史經驗:
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相同的國家能夠在平等的基礎上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人類生存與發展面臨的挑戰;國與國之間應和平共處;人類的命運休戚相關,要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各國應衛捍衛和平而努力。
教訓:
面對法西斯主義應該摒并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和分歧,聯合打敗法西斯;面對法西斯主義的侵略擴張,姑息縱容只能助長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遺禍無窮;世界各國無論大小強弱,應平等相處。
關鍵詞:急劇動蕩的現代世界教學課件,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教學課件,華師大版九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九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急劇動蕩的現代世界PPT課件下載,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