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會主義過渡》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課件2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我國開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過渡時期的含義:過渡時期是指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階段。
(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
1、過渡時期總路線(1953制定)
內容:要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第一個五年計劃
(1)指導思想:過渡時期總路線
(2)時間:1953—1957底
(3)目的: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4)基本任務:集中發展重工業,相應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其他各項事業,為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奠定厚實的物質基礎
(5)主要成就:P18-19 P23“歷史統計”
工業:三個第一(P18-19)、鞍山鋼鐵公司
交通運輸業:青藏、川藏、新藏三條通藏公路、武漢長江大橋
布局:初步改變工業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
... ... ...
二、“三大改造”
1.“一化三改”的關系:
“一化”即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指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其主體是工業化;“一化三改”是主體和兩翼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2.“三大改造”的內容:
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實質:P20
4.途徑:P20--21
①農業:引導農民加入農業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將個體農業經濟改造為社會主義集團經濟
②手工業:引導手工業者加入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③私營工商業: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和平贖買(經歷了統購包銷、加工定貨到公私合營的發展過程)
5.“三大改造”的意義:P21 ①②③ 不足:P21
... ... ...
建國后兩次所有制變革
1.建國初的土地改革:
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2.“三大改造”
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
想一想:當時農民是否自愿參加合作社?
上海棉布業慶祝全行業實現公私合營
... ... ...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時間、機構、內容、性質、意義
1、時間:1954、9
2、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屆)
3、內容:P22 總結;確認;兩規定……
4、性質: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
5、意義: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使我國民主和法制建設有根本大法保障
... ... ...
本課小結
通過哪幾個方面的努力,使中國完成了向社會主義過渡?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一化”)
——提高生產力,為建立社會主義奠定厚實的物質基礎。
二、“三大改造”
——變革生產關系,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健全政治制度,建立起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 ... ...
1、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依據是
A 《共同綱領》
B 國民經濟已恢復
C 過渡時期總路線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下列表述符合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基本精神的是
A 優先發展重工業,奠定工業化的基礎
B 把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輕工業放在首位
C 重點抓好農業,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以工商業為主,加快手工業的合作化
3、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是
A 新中國的成立
B 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C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制訂
D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 ... ...
關鍵詞: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教學課件,向社會主義過渡教學課件,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課件下載,向社會主義過渡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