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會主義過渡》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課件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
1.指導思想:過渡時期總路線 : “一化三改”
2.基本任務:A.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
B.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其他各項事業。
3.建設成就:超額完成
過渡時期總路線
“過渡時期”的任務是什么?
一化(提高生產力)
三改造(變革生產關系)
一化三改造之間是什么關系?
一化是主體(最終目標是發展生產力)
三改造是兩翼(調整生產關系)
... ... ...
二、“三大改造”
1、內容:改造個體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
2、實質:——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3、途徑
農業:土地、農具私有→集體所有
手工業:作坊、手工工具私有→集體所有
私營工商業:工廠、商店私有→國家所有
... ... ...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
1.制定目的
2.制定經過
3.時代意義
性質: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立法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政協:參政議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
... ... ...
(1949、10--1956、底)過渡時期的特點
總特征: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分特點:
經濟結構?多種經濟形式并存 單一公有制
階級結構?多種階級成分 單一社會勞動者
社會矛盾?階級矛盾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
政治制度?人民政協會議 人民代表大會制
... ... ...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方面)
1、背景
建國初期我國工業水平遠遠落后發達國家
2、目的
發展國民經濟盡快改變工業水平落后的狀況
3、時間
1953年——1957年
4、任務
①以蘇聯幫助設計的156個建設單位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發展工業,建設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②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③有步驟地促進農業、手工業的合作化④繼續進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的比重穩步增長等。
5、特點
優先發展重工業
6、成果
①、1953年12月,鞍山鋼鐵公司建成投產。
②、1954年,南昌飛機廠制造的第一架飛機試飛成功。
③、1956年,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成立,并生產出第一輛國產汽車。
④、武漢長江大橋成立通車。
7、意義
從此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應得到提高。
... ... ...
1、本世紀五十年代,我國發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是
A.土地改革運動 B.農業合作化運動
C.對手工業的改造 D.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
2、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依據是
A 《共同綱領》
B 國民經濟已恢復
C 過渡時期總路線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下列表述符合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基本 精神的是
A 優先發展重工業,奠定工業化的基礎
B 把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輕工業放在首位
C 重點抓好農業,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以工商業為主,加快手工業的合作化
4、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是
A.新中國的成立
B.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C.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制訂
D.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 ... ...
關鍵詞: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教學課件,向社會主義過渡教學課件,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課件下載,向社會主義過渡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