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PPT課件2
導入新課
三國鼎立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是哪三國?三國形成的歷史與大家所熟知的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活動一 北方走向統一
在當時北方有兩個最主要的軍事勢力,其中實力最雄厚的是袁紹,其次是曹操。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曹操的實力不斷發展壯大。你知道曹操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是什么?
官渡之戰的意義
官渡之戰增強了曹操的勢力,為曹操擊潰袁紹、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并為其與孫劉聯軍集團爭雄對峙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分析官渡之戰
曹操勝
①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獲得政治上的主動權。
②經濟上:開荒屯田,發展生產。
③軍事上:收編黃巾軍精銳。
④重視人才,唯才是舉。
袁紹敗
①驕傲輕敵,
②不聽取正確意見.
... ... ...
分析赤壁之戰
孫劉聯軍 勝
①組成聯軍,戰略得當
②采用火攻,戰術得當
③利用氣候、地理條件
曹操 敗
①客觀:官兵來自北方,不習水戰,水土不服
②主觀:因實力強大而驕傲自滿;松懈、輕敵;戰術失誤
曹操在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中的一勝一敗給后人留下哪些教訓?
①應隨時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驕傲必然失;
②重視合理利用自然條件;
③培養善于觀察、思考的好習慣;
④團結可以戰勝強大的敵人等。
... ... ...
一句話概括諸葛亮的外交策略
聯吳制魏(或聯孫拒曹)
蜀吳關系:赤壁之戰前——結盟;赤壁之戰后——破裂;
諸葛亮治蜀后——重新結盟
吳魏關系:赤壁之戰前——敵對;赤壁之戰后——靠攏;
諸葛亮治蜀后——對立
三國關系的實質:互相牽制,因勢調整
這是三國鼎立局面維持下去的重要原因。
... ... ...
人物評價:曹操是“奸雄”還是“能臣”?
在戲劇舞臺上、《三國演義》以及民間傳說中都稱曹操為“奸雄”,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應如何看待或評價曹操呢?
思路提示: 長期以來,人們都以漢王朝為正統。曹操挾持漢獻帝,“以下犯上”,這種欺君篡國的行為是歷代封建統治者所痛恨的,也是傳統的道德觀所不允許的,因此在文學作品中,曹操則以“白臉奸臣”的形象留存在人們的印象里。
評價歷史人物的正確標準是:是否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在北方形勢大亂,民不聊生的背景下,曹操下令求賢,又統一了北方,使人民生活安定下來,推動了社會進步,后來又南下統一全國,雖然未能完成,但此舉同樣有利于社會的進步;曹操實行屯田,增加了糧食產量,發展了農業生產,也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因此,曹操是當時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不可肓目相信影視作品中講述的三國時期的歷史。
... ... ...
大勢判斷:三國時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三國鼎立的分立局勢結束秦漢以來的“大一統”局面,同學們認為這是歷史的倒退還是進步呢?
思路提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結束了東漢末年眾多軍閥混戰局面,雖然三國時期是我國的政權分立時期,但由于三方互相牽制,這種相對的安定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歷史的進步。
1.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主要的軍閥有:_________
2.200年,_________之戰,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 。
影響:曹操基本上統一北方。
3. 208年,_________之戰,孫權、劉備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 。影響: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礎
4.三國鼎立:
... ... ...
三國鼎立
1.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背景:東漢末年,軍閥割據,連年混戰。
2. 官渡之戰時間:200年 曹操,打敗袁紹
特點:以少勝多
影響: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3. 赤壁之戰 208年孫權、劉備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影響:孫權和劉備 曹操三分天下的局面實際形成
4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220年,曹丕稱帝 國號魏,定都 洛陽。
221年,劉備稱帝 國號漢(蜀) 定都 成都
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 定都 建業(今南京)。
影響: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 ... ...
一、 選擇題 第一關
1、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的戰役是( )
A、赤壁之戰 B、城濮之戰
C、官渡之戰 D、巨鹿之戰
2.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基礎的戰役是( )
A、赤壁之戰 B、三顧茅廬
C、官渡之戰 D、巨鹿之戰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稱帝的是( )
A、劉備 B、孫權 C、曹操 D、曹丕
二、快速搶答(第二關)
1、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是誰?
2、說出東漢末年的兩次以少勝多的戰役。
3、曹操生活在三國時期,這句話有沒有錯誤?為什么?
4、221年蜀國的建立者是諸葛亮,對嗎?
5、魏國的建立者是曹操,這句話有沒有錯誤?為什么?
關鍵詞:三國鼎立教學課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教學課件,華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三國鼎立PPT課件下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