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冷戰后世界格局的變化PPT課件
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和趨勢——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通的規模和形式不斷擴大和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
主要表現為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 原因
信息技術發展新科技革命
工業革命后世界市場迅速擴大
跨國公司區域集團化
兩極格局瓦解
市場經濟體制
交通通訊發展
2、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交通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影響和依賴程度日益加深;
(2)工業革命后市場的迅速發展,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普遍的認可和接受,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礎。
(3)國際金融的發展是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催化劑;
(4)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成為強有力的推動者;
(5)兩極格局的瓦解,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6)思想文化的不斷交融
... ... ...
二、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
1、過程
前身:關貿總協定(1947)
1986年,意大利提倡
1993年,改名
1994年,決定成立
1995,1,1,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
意義:標志著規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的建立
2、宗旨、目標:
——促進各國市場開放、調解貿易糾紛,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3、作用:
①取消貿易壁壘,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開放市場)
②促使成員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繁榮
③為解決國際貿易爭端提供了法律機制(制定規則)
④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國際經濟貿易關系中的強權政治.(解決糾紛)
4、原則:
——運行基于規則而非強權,對發展中國家和貿易小國的利益給予足夠的重視
世貿組織的多邊貿易規則,包括非歧視原則(含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透明度原則、自由貿易原則和公平競爭原則。
5、決策特點:
——決策是采取“完全協商一致”方式,協議是所有成員參加談判、同意并由其國內立法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的 。
... ... ...
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原因
(1)中國需要世界
加入世貿組織,中國不僅有分享經濟全球化成果的權力,還能夠參加制定有關規則,在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中把握主動權?梢约涌煳覈母镩_放的步伐,增強國力。
(2)世界需要中國
中國入世后,為全球提供一個誘人的大市場。目前,與世貿組織成員間的貿易額占我國外貿總額的90%,WTO亟須中國帶來新的生機和平衡。
2、艱難的歷程
(1)1947年,中國參與簽定《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是創始員之一,后被臺灣當局非法占據;
(2)1986年7月,中國正式提出加入關貿總協定的申請;
(3)1986年9月,中國開始全面參與烏拉圭回合的多邊貿易談判,未能如愿
(4)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 ... ...
中國加入世貿的影響—機遇、挑戰和應對
(1)機遇:
①利于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
②利于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國際分工。
③利于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
④利于改革開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⑤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⑥利于促進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挑戰
①對我國弱勢產品、企業和產業帶來壓力和挑戰。
②市場會受到國際經濟波動的影響;
③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空前的挑戰和壓力;
④制定本國經濟政策受到國際經濟規則的一定制約。……
(3)應對
①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②大膽實行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能力,
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④堅持對外開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⑤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對話與合作;
⑥積極推動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 ... ...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①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②對發達國家而言:發達國家擁有先進的技術,雄厚的資金和廣闊的市場,在經濟全球化中占絕對優勢,是最大的受益者。
③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既創造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一方面為它們趕超發達國家提供了機遇;但另一方面由于落后的技術、資金、市場的匱乏,不平等的“游戲規則” 等因素使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處于更為不利的地位。
對發達國家:最大的受益者,相對來說也削弱了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壟斷地位
由于發達國家擁有世界上3/4的生產力,在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影響著國際經濟“游戲規則”的制定,因此在全球化進程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在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及許多工業化國家的資本、技術、管理經驗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擴散,有利于帶動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從而相對削弱了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壟斷地位。這種趨勢對世界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
對發展中國家:機遇與挑戰并存
機遇:有利于吸引外資、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有利于開拓國際市場
挑戰: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空前的壓力和挑戰;經濟運行風險提高;環境污染問題嚴重;最不發達國家有可能被邊緣化;
... ... ...
發展中國家應該怎樣面對全球化?
①發展中國家發展應抓住機遇,結合國情,制定適合本國經濟發展的經濟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并制定合理的對策,在競爭中求發展
②發展中國家要團結起來,共同斗爭,主動熟悉經濟全球化規則,積極倡導建立公正國際經濟新秩序,保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扶持民族品牌。
④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對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沖擊和風險保持清醒的頭腦,提高國家經濟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
⑤ 發展中國家應求同存異,加強合作;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 ... ...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反全球化運動也開始出現。你如何認識和看待反全球化這種現象?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不可抗拒,在全球化浪潮沖擊下,不存在避世自保的“世外桃源”。任何國家現在都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而且從長遠來看,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國經濟的發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以及國際政治新秩序,對經濟全球化因勢利導、趨利避害,就能達到世界各國的共同繁榮。
發展中國家不能逃避,只能面對現實,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參與國際競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興利除弊,求得發展。
中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策略:
1、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2、主動熟悉經濟全球化規則,積極倡導建立全球化新規則,加強國家經濟安全防范。
3、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國際競爭力,打造民族企業,扶持民族品牌。
4、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5、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6、科教興國,培養各方面人才
7、大膽實行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 ……
... ... ...
課堂練習
1、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是
A、經濟全球化 B、經濟區域集團化
C、經濟一體化 D、知識經濟
2、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原因中,根本動力是
A、市場經濟的建立 B、科技的發展
C、國際金融的發展 D、冷戰的結束
3、有關專家說:“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每上漲一美元,并持續一年,我國的GDP就會少增長0.1%。”這說明( )
A、當今世界經濟呈現全球化趨勢,要時刻關注世界經濟的變化
B、對外貿易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C、發展對外貿易可以互通有無,調劑余缺
D、必須禁絕國際市場油價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 ... ...
關鍵詞:冷戰后世界格局的變化教學課件,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教學課件,中華書局版九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九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冷戰后世界格局的變化PPT課件下載,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