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婁山關》PPT課件9
認讀生字 解釋字義
娥 1.美女
婁 2.①(某些瓜類)過熟而變質 ②身體虛弱
蹄 3.某些動物趾端的最堅硬的東西,也指有蹄動物的腳
咽 4.聲音受阻而低沉
憶秦娥是指什么?
詞牌名(決定詞的格式)
婁山關是指什么?
婁山關“雄踞婁山山脈的最高峰……周圍山峰,峰峰如劍,萬丈矗立,直插云霄,中間是十步一彎、八步一拐的山路,地勢險要,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四川進入貴州的要道關口,婁山的最高峰,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 ... ...
寫作背景
1935年1月,紅軍遵義會議后,確立了毛澤東在黨軍的領導地位。在最危急關頭中央紅軍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乘貴州境內空虛之際出敵不意改變行軍方向,沖破阻撓,二渡赤水,重占桐梓、婁山關和遵義。在點燈山一帶與敵軍激戰,共殲滅和擊潰敵人兩個師又八個團,終于占領高地,控制婁山關關口。這是紅軍長征途中第一個大勝仗。
本詞是攻克婁山關以后寫的,追憶當時的情景
上闋詞意
西風吹得很猛烈,廣闊的天空傳來群雁的叫聲,霜降的清晨,殘月還斜掛在天邊。
在殘月點綴著的清晨,馬蹄聲急促細碎,軍號聲時斷時續,低沉嗚咽。
下闋詞義
雄偉的婁山關像鐵一樣堅固,如今卻被紅軍戰士大踏步的從它頭上越過。
從婁山關越過,放眼望去,連綿起伏的蒼翠山巒,好像翻騰著的大海,彩色濃麗的夕陽好像一團殷紅的鮮血。
... ... ...
分析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從聽覺來寫行軍,進一步強調行軍的環境,強化了寂靜、嚴肅乃至壓抑的行軍氛圍。
“碎”:表現出在崎嶇的山間石徑上結了一層寒霜,馬兒不能放步奔跑,再加上馬匹不多,馬蹄聲細碎雜沓的感覺。
“咽”本指聲音哽咽而低沉,這里形容在烈烈的西風中傳來若斷若續、忽高忽低的軍號聲,猶如嗚咽,顯得十分悲壯。
西風正在猛烈的吹著;遼闊的天空中傳來大雁陣陣凄厲的叫聲;在月亮還沒完全落下去的清晨,天空又開始降白霜了。紅軍戰士們穿著單薄的衣裳急速、緊張地向婁山關挺進。崎嶇險峻的山道上,紅軍的馬蹄聲急促細碎;軍號聲時斷時續、低沉嗚咽。
同學們能用一個詞語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
凄涼、蒼涼、悲壯、沉重、肅穆、凝重
... ... ...
拓展延伸
學習毛主席的這兩首詞,你們覺得毛主席詞寫得怎樣?
毛澤東是叱咤風云的一代偉人,胸懷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范,奮發向上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纖弱文人,所以他的詩詞大氣磅礴、豪邁奔放。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收集一些毛主席的詩詞讀一讀。
小結
寫詞手法上
明:自然景物。
暗:革命精神
實:行軍的所見所聞所感。
虛:婁山關的激戰。
關鍵詞:憶秦娥婁山關教學課件,語文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課件,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憶秦娥婁山關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