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婁山關》PPT課件4
寫作背景
1934年紅軍開始長征,1935年1月紅軍攻占遵義,二渡赤水,24日攻占桐梓, 25日凌晨借著月色向婁山關挺進,與黔軍相遇,敵軍敗退,紅軍繼續進軍,與敵激烈拼搏,反復爭奪,紅軍終于占領高地。此時已近黃昏,中央紅軍在夕陽映照下迅速通過婁山關。這次戰役是遵義會議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
憶秦娥 婁山關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譯文
凜冽的西風正猛烈地吹著,
大雁鳴霜,曉月當空。
曉月當空,
馬蹄聲零碎而又紛雜,
軍號聲聲沉郁低回。
不要說群山起伏像鐵般難以逾越,
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
茫茫青山如大海,
夕陽光華赤如血。
... ... ...
上闕:
西風凜冽、雁聲嘹唳、 霜華滿地、殘月如鉤
“碎”:表現出在鋪滿寒霜的崎嶇山間石徑上,馬兒不能放步奔跑,只能發出細碎雜沓的聲音。
“咽”:本指聲音哽咽而低沉,這里形容在烈烈的西風中傳來若斷若續、忽高忽低的軍號聲,猶如嗚咽,顯得十分悲壯。
詩人從聽覺的角度著重寫霜晨行軍的情景,寫紅軍進行婁山關的軍事行動。它描寫了行軍途中的艱難環境,渲染出蒼涼沉郁的氣氛。
下闕:
紅軍頑強的意志,征服困難的氣魄 ;氣象闊大雄壯——視險為夷,無堅不催的戰士情懷
從視覺角度寫過婁山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寫攻克婁山關之后的軍事行動。略去了中間的戰斗過程,寫出了勝利越關的情景,表現了詩人戰勝困難的決心和抒發詩人勝利的豪情。
“蒼山如海,殘陽如雪”:
寫景:(比喻)顯示出磅礴的氣勢,悲壯奇麗的意境
抒情:表達了亦喜(勝利)亦悲(道路還漫長),亦憂亦歡的復雜感情。
富有象征意味:表現了革命前途雖然波瀾,但還有許多艱難險阻,還要付出許多流血犧牲。
與上闋的“霜晨月”照應,說明一天的戰斗歷程已經完成,使詞的戰斗氣氛更濃烈,主題更突出。
... ... ...
主題理解
通過對婁山關軍事行動的描 寫,歌頌紅軍排除萬難、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預示著道路的曲折和前途的光明。
關鍵詞:憶秦娥婁山關教學課件,湘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五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憶秦娥婁山關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