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PPT課件8
寫作背景簡介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繪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為對友人的安慰。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
南朝齊、梁時期思想家、醫學家。隱居茅山。
梁武帝遇有國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詢他的意見,時人稱為“山中宰相”。
... ... ...
一、朗讀課文,正音。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二、解釋重點詞語。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 ... ...
五、整體感知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什么?(原文一句話)
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能夠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語句: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主題思想
作者從欣賞景物中發現無窮的樂趣。同時能與謝靈運這樣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處,生發出無比的自豪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喜愛之情以及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情,且略微有惆悵寂寞之感。
小結
這篇山水小品廖廖68個字,就概括古今,包羅了四時,兼顧了晨昏,山川草木,飛禽走獸,使文章清幽雋雅,像詩一般優美動人。表達作者親近自然的喜悅。
關鍵詞:答謝中書書教學課件,語文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八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答謝中書書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