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舟》PPT課件
學習目標
(1)了解電視新聞的特點。
(2)體會電視新聞語言的準確、生動、簡明。
(3)體會解放軍、武警官兵舍己救人的精神及群眾的感激、熱愛。
背景介紹
這是一篇電視新聞,當我們再次展開記錄1998抗洪救災的長幅畫卷時,我們會記住長江、嫩江、松花江的驚濤駭浪;我們會記住那個讓人徹夜難眠的驚心動魄的夏季; 我們會記住高建成和他的戰友們;會記住胡繼成等許多普通農民的名字;
我們會記住在那次災難中不幸遇難的3004名父老鄉親和兄弟姐妹;
我們會記住那些舍小家保大家,將洪水引向自己家園和土地的農民;
我們會永遠記住1998!
... ... ...
詞語積累
一、讀一讀
簰洲灣( ) 肆虐( )
迂回( ) 穿梭( )
潰口( ) 轉舵( )
靠攏( ) 施救( )
二、記一記
1.肆 虐:任意侵擾和破壞。
2.迂 回:回旋,環繞。
3.穿 梭:像織布的梭子一樣來回活動,形容來往頻繁。
4.感人至深:非常感動人。
... ... ...
整體感悟
1.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篇電視新聞的內容。
2.本文以“生命之舟”為題有何含義?
3.報道中插入了很多的“同期聲”,這有什么好處呢?
4.標題、導語、主體通常是一則消息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消息還有背景和結語。本篇文章除標題外,包括哪幾部分?
合作探究
救助行為是通過哪些具體的動作來表現的?找出文中相關句子,體會其語言特點及作用。
1.二號沖鋒舟,駛向潰口方向,沖鋒舟一路繞過房頂、電線等障礙,穿梭于樹叢之中,搜尋被困群眾。
“繞過”、“穿梭”、“搜尋”等動詞表現了在危急關頭“時間就是生命”的緊迫感。
2.由于急流頂沖,沖鋒舟向小女孩背部沖去,駕駛員迅速轉舵,從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樹迂回。
“沖去”、“轉舵”、“迂回”等詞體現了拯救的艱辛。
3.一次失敗了,兩次、三次都失敗了。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爭。沖鋒舟一步一步向小樹靠攏,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
“肆虐”、“抗爭”“靠攏”這些詞說明了英雄們為救人而同洪水搏斗的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4.小結:語言特點
高度概括、言簡意賅、準確生動,且帶大眾化、口語化的聽覺語言。
這則電視新聞除了具有一般新聞所具有的迅速、真實、簡明的基本特征外,還有以下特征:
1.聲面合一2.采用時間順序來展開報道
3.大眾化、口語化的聽覺語言4.語言高度概括,言簡意賅
... ... ...
分析主旨
《生命之舟》通過寫解放軍、武警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受困群眾的生命,當地群眾稱他們駕駛的沖鋒舟為“生命之舟”,表達了人民群眾對他們的無限感激與贊美之情。
拓展延伸
群眾稱這些救命的舟船為“生命之舟”,是對解放軍和武警戰士舍己救人的偉大精神的褒揚,表達了對他們的無限感激與熱愛之情。我們稱解放軍和武警戰士是當代“最可愛的人”,你還能結合具體的事例來說一下嗎?
示例:當冰雪阻斷鐵路,當地震危害家園,當西藏發生暴亂……是他們,我們的人民子弟兵——當代最可愛的人沖鋒在前,為我們消災解難。
關鍵詞:生命之舟教學課件,語文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八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生命之舟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