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PPT課件2
溫故知新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什么?它使人類進入了什么時代?
電力的廣泛應用 電氣時代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了哪兩種重要的交通工具?
汽車、飛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什么影響?
1.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2.使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3.造成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
... ... ...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1.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想一想:下列表格說明了什么問題?
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德國人向自己的一個鄰國讓出陸地,向另一個讓出海洋,而給自己留下一錢不值的天空,這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不愿把任何人擠到陰暗的角落,但我們也要給自己一塊光明之地,一塊陽光下的地盤。——德國外長皮洛夫
德國想要什么?
帝國主義國家爭奪霸權和殖民地
... ... ...
三國協約與三國同盟的性質:帝國主義軍事集團
“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其實質是:
A.英法俄與德意奧雙方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已成為列強的主要矛盾
C.歐洲列強為各自的利益而相互勾結
D.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日趨激烈
巴爾干半島是歐洲南部的三大半島之一。它深入地中海,離非洲亞洲都很近,像一塊可以通向歐亞非大陸的跳板,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半島內民族問題眾多,而歐洲列強又紛紛插手巴爾干,擴張自己的勢力。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列強對巴爾干的擴張,激起塞爾維亞族的極力反抗,塞爾維亞民族解放運動日益高漲。被奧匈占領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亞要求擺脫奧匈控制,同塞爾維亞合并,建立大塞爾維亞國,俄國表示支持,但奧匈帝國反對塞爾維亞擴大,圖謀吞并塞爾維亞。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沖突成為兩大軍事集團斗爭的焦點,巴爾干成為歐洲的“火藥桶”。
概括:
1.戰略位置重要;
2.民族矛盾眾多
3.列強在巴爾干擴張勢力
4.奧匈帝國圖謀吞并塞爾維亞
... ... ...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戰過程
1.一戰爆發的標志: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2.交戰雙方
同盟國(4個國家):德國、奧匈、保、土
協約國(29個國家):英、法、俄、美
3.凡爾登戰役
最殘酷的戰役——凡爾登戰役(轉折性的戰役)
時間:1916年2月至12月
兵力:一百三十個師
傷亡:七十余萬人
結果:雖未決出勝負,但此后, 德奧方面困難重重,每況愈下,開始走下坡路。此 戰役為此成為一戰的 轉折點。
... ... ...
三、大戰的結束
1.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俄國十月革命,新生的蘇維埃俄國宣布退出帝國主義戰爭。
2. 美國參戰
美國為什么在大戰接近尾聲時對德宣戰?美國參戰有何影響?
想一想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如何?
這次戰爭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影響?
這是一場什么性質的戰爭?
人類從中吸取什么教訓?
... ... ...
戰爭性質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戰爭。
盡管塞爾維亞為了保衛主權和獨立而戰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性質 , 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戰爭,這一結論的依據是
A 交戰雙方主要是帝國主義國家
B 戰爭的深層次原因是英德矛盾成 為帝國主義的主要矛盾
C 主要交戰國的目的是瓜分世界,爭奪市場和原料產地
D 后期的資本主義國家要壓倒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
... ... ...
訓練反饋
1.“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A.薩拉熱窩事件
B.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C.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
D.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載難逢的機會”向塞爾維亞宣戰。這個“機會”是指
A.三國同盟成立 B.三國協約成立
C.薩拉熱窩事件 D.凡爾登戰役
3.一戰期間,英國一位戰場記者向國內通訊社發回戰況報道, 他可以選擇的快捷通訊工具有
①有線電話 ②電報 ③電子郵件 ④無線電話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4.下列有關一戰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根源在于薩拉熱窩事件
B.中國參加同盟國一方作戰
C.戰場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義的一方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
5.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A.交戰雙方主要是帝國主義國家
B.戰爭的深層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
C.主要交戰國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壓倒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 ... ...
關鍵詞: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教學課件,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學課件,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九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PPT課件下載,第一次世界大戰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