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PPT課件2
請歸納總結: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維護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措施?
1.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
2.冊封達賴、班禪,設駐藏大臣。
3.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4.反抗外來侵略。(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兩次組織雅克薩反擊戰)
學習目標
1、明清經濟發展的表現;
2、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3、“閉關鎖國”的政策。
難點:“資本主義的萌芽”這一概念。
... ... ...
一、明清時期經濟的發展
1、農業:引種高產農作物
花生,原產南美洲。15、16世紀傳入我國。其實我國種植花生的歷史已有四千年的歷史。
向日葵,原產北美洲。大約在17世紀從東南亞傳入我國。
甘薯,原產美洲大陸。最初傳入歐洲和東南亞(哥倫布)。明萬歷年間傳入我國。
引進農作物的意義?
1、大大豐富了我國農作物的品種。
2、增加糧食產量。
3、改善飲食結構。
4、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促進了手工業的進步。
... ... ...
2、手工業:技藝先進
棉織業 明代從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現出一批棉紡織業基地
絲織業
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
南京的絲織業后來居上
清代時已擁有三萬多臺織機
制瓷業
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
云錦是絲綢中最高貴的一種,有“寸錦寸金”之說。
云錦是明清皇帝御用物品。明清皇帝在江寧(南京)設置織造府。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祖上3代4人在江寧織造府任職長達65年之久。
... ... ...
3、商業:商品經濟空前活躍
明清時期商品經濟活躍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1)商業城市的繁榮: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商貿城市。
(2)許多富人積極從事商貿活動,推動商業的發展。
(3)明朝中后期,商品種類增多:投入市場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品多達200多種
4、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的出現
機戶與地主有什么不同?
機戶:是擁有生產資料和資金的早期資本家,他們開設機房(早期的手工工場),靠雇傭機工(早期的雇傭工人)進行生產,剝削的是雇傭工人。
封建地主:則占有大量土地,靠剝削農民為生。
... ... ...
二、“閉關鎖國”政策
清朝統治者為什么要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具體表現有哪些?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1)原因:A、清朝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重農抑商”的政策。 B、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使人們無需同外界進行太多的交往。 C、清統治者以天朝大國自居,固步自封嚴重影響了中國 的進步。 D、清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外國侵略,害怕沿海人民與外國人交往,危及自己統治。
(2)具體表現(過程):
A、嚴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貿易。
B、只開放四個后減至廣州一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
C、嚴格限制進口的種類和出海船只的載重量。
3、影響:
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推行了近200年。積極影響:它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
消極影響:但是,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了。
... ... ...
1. 下列事物中,傳入中國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玉米、甘薯 ②占城稻 ③胡旋舞 ④苜蓿、葡萄
A. ① ② ④ ③ B. ② ③ ④ ① C. ① ② ③ ④ D. ④ ③ ② ①
2. 花生、向日葵、馬鈴薯等農作物的原產地是( )
A、西域 B、 西洋 C、東洋 D、 南美洲
3.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地區出現在( )
A.山西地區 B.皖南地區 C.蘇州、松江地區 D.東南沿海
4.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判斷依據是( )
A.手工業的水平超過前代 B.商品經濟發展,對外貿易擴大
C.手工業作坊增多 D.出現“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雇傭與被雇傭的生產方式
5.清朝初期40年的對外政策是( )
A.嚴厲的海禁政策,不許百姓擅自出海貿易 B.四口對外通商,但有嚴格限制
C.廣州一口通商,十三行管理對外貿易 D.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關鍵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教學課件,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教學課件,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PPT課件下載,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