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消息兩則》PPT課件下載(第1課時),共29頁。
學習目標
1.認真閱讀課文,把握新聞的特點和結構。(重點)
2.能邊讀課文邊揣摩作者的態度與傾向,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難點)
3.感受人民解放軍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氣勢和一往無前、壓倒敵人的大無畏精神。(素養)
毛澤東(1893—1976),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字潤之,湖南湘潭韶山沖(今屬韶山市)人。他的主要著作編入《毛澤東選集》(4卷)和《毛澤東文集》(8卷)。
新聞基本常識
新 聞
新聞指報紙、電臺、電視臺、互聯網等媒體經常使用的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狹義上的新聞單指消息,廣義上的新聞指消息、通訊、報告文學、特寫、評論等。
新聞有傳播性、真實性和時效性三個屬性。
消 息
消息指報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講述事情詳細的經過和細節的一種文體,是以簡要的語言文字迅速傳播新近事實的新聞體裁,也是最廣泛、最經常采用的新聞體裁。
消息有比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組織內容,使事件的高潮在前,被稱為“倒金字塔式”結構。
新聞的結構
新聞的結構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五部分。
標題:高度概括已經發生的新聞事實,一般包括引標、主標、副標。
導語: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話。它扼要地揭示了新聞的核心內容。
主體:承接導語,揭示主體,對新聞事實做具體的敘述與展開。
整體感知
認真閱讀這則消息,找一找這則消息的“六要素”。
何時:1949年4月20日午夜至21日
何地:蕪湖、安慶之間
何人:三十萬人民解放軍
何事: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為何:發起渡江戰役
如何:突破敵陣,占領南岸廣大地區
讀完這則消息,你能找出它的標題、導語和主體部分嗎?
標題: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導語: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
主體:導語以下是消息的主體。
這則消息報道的是一場大戰,只用了不到二百字,你覺得效果如何?作者為什么不詳細地描寫渡江戰斗的情景呢?
本文不足二百字,卻簡而不陋,是大手筆,堪稱經典。對于渡江和戰斗的情景,作者沒有詳細描寫,只是幾筆勾勒,粗線條地介紹了渡江的時間、地點及事件的結局。因為敵軍“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在三十萬大軍面前簡直不堪一擊,根本不值得去詳細介紹。
瀏覽全文,體味消息的語言,說說它們有什么表達效果。
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
“已”即“已經”,表明解放軍已經渡過長江。體現了消息的準確性。
“大約”表明三十萬人是一個概數,不是確數。體現了消息的準確性。
國民黨反動派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
“經營”有精心籌劃和準備之意,反襯出解放軍的英勇。
... ... ...
關鍵詞:消息兩則PPT課件免費下載,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PPT下載,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