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PPT優質免費課件,共19頁。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選用典型材料表現人物言行的方法,掌握夾敘夾議的寫作方法。
3.品味文章語言,理解聞一多先生的人物形象。
4.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治學、敢說敢做、表里如一的品格。
作者名片
臧克家(1905—2004),山東諸城人,詩人。1932年開始寫新詩,以一篇《老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烙印》,這是他最具影響的作品。此后,他陸續出版詩集,長詩有《罪惡的黑手》《生命的零度》等。
聞一多簡介
聞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曾赴美國留學;貒,一直致力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1937年,他拋棄文化救國的幻想,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和爭民主、反獨裁的斗爭中。代表作有詩集《紅燭》《死水》,學術著作《神話與詩》《唐詩雜論》等。
整體感知課文
1.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 和“做” 的?
2.他的“說”和“做”各有什么特點?作者用了哪些事例來印證?
3.由此來看,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之間是怎樣銜接起來的?
第一部分(1~7)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方面的“說”和“做”。
第二部分(8~20)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的“說”和“做”。
兩部分之間用了7、8、9三個段落過渡。第7段承接上文小結,第8、9段開啟下文。這樣連綴緊密,脈絡清楚,過渡自然,把兩個方面的情況并列提出,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品讀識人
(1)“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
本來是敘述語言,無非是講聞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詞,而精心地選用了“鉆探”,并且句式也變成“向……鉆探”,敘述由靜態變成動態,給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觀的介紹,而是熱情的稱贊了。
(2)“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以整齊的句式,飽含深情地贊美聞一多治學之勤之鉆;“凝結”表現治學成果來之不易。
寫作手法
(1)結構嚴謹。
作者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全文。
上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一定說”,表現聞一多先生“學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現聞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在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之間,用了總承上文和總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2)選材精當。
作者所選材料,講究典型性,能以少勝多。
對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
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選取起稿政治傳單、在群眾大會上演講、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
作者只從大量材料中選取了這六件典型事件,就已經把聞一多先生的高尚人格都表現出來了。
(3)運用夾敘夾議的寫法。
本文表達上的一大特點是夾敘夾議。作者實際上是以議論來搭建文章結構的。
第1、2段是第一部分敘述的綱領,第7段是第一部分敘述的總結,這兩處都是議論。第8、9段是第二部分敘述的綱領,最后兩段是全文的總結,這兩處也都是議論。這些議論,不僅使文章前后照應,而且形成一種氣勢,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 ... ...
關鍵詞: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