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核舟記》PPT教學課件下載,共44頁。
學習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疏通文意。
2.學習按空間順序介紹事物的方法;品味本文簡潔、周密、生動的語言。
3.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工藝美術方面的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作家作品
魏學洢(約1596—約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興)人。明朝末年著名散文家。其一生短暫,著有《茅檐集》。
理清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總說,概括雕刻者的精湛技藝,交代了雕刻作品“核舟”的由來和主題。
第二部分(2-5):按照船艙——船頭——船尾——船頂的順序,詳細介紹核舟的形狀、結構,描述各處人物的神情狀貌,用事實說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藝。
第三部分(6):總括核舟上雕刻的人、物的種類和數目以及刻字的總數,贊揚王叔遠的精巧技藝。
寫法借鑒
1.按照空間順序說明。
說明事物采用空間順序,可使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謹。寫局部時,作者沒有按照傳統的“船頭——船身——船尾”這樣的順序寫,而是將船頭和船身部分的次序加以顛倒。這樣寫既能引起讀者興趣,又能激發讀者想象。
2.細致生動的描寫。
作者對核舟的整體和各個部分的人、物雕刻的描述,都一一說明方位、數目、大小,竭力使讀者弄清局部和整體的比例關系,而且刻畫傳神,細致入微。如:“隱卷底衣褶中”的兩膝,足見頗為細致。更為傳神的是對人物肖像的描摹,做到了形神飛動、各具情態。
課堂小結
在全文中,我們首先感受到的是核舟的藝術之美。核舟的創作本“因勢象形”,見核舟雕刻的自然之美;核舟上雕刻的人、物、字,一應俱全,顯現出核舟的精致玲瓏之美;核舟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核舟上的文字充滿詩情畫意,見古典藝術之美。核舟的美,又是因為雕刻者有精湛的技藝、不凡的見識、深厚的文化底蘊。
... ... ...
關鍵詞:核舟記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