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百家爭鳴》PPT教學課件下載,共11頁。
探究點一 孔子的思想
材料一 孔子提出“仁”的學說,主張體察民意,愛惜民力,以德治國,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
材料二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閱讀史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孔子思想對后世的影響。
積極: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受后人敬仰;他所創立的儒家思想為后人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孔子的學說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規范對中國社會的發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消極:他站在維護舊的統治秩序的立場上,其學說后來被改造為維護專制統治的精神工具,所形成的封建禮教后來鉗制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社會進步。
如何正確看待諸子百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有許多優秀的成分,如崇尚愛國、仁愛、誠信、正義、孝道、和諧等,這些應繼承學習;傳統文化中的封建禮教等要進行否定?傊,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不能采取極端的態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探究點二 百家爭鳴
經濟上,井田制瓦解,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小農經濟迅速發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諸侯崛起;在階級關系上,“士”階層思想活躍,并受統治者重用;文化教育上,私學的興起,思想氛圍寬松。
戰國時期思想文化活躍的意義
(1)戰國時期思想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各家學派激烈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終于形成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
(2)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
(3)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對當時和日后社會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 ...
關鍵詞:百家爭鳴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