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海水的性質和運動》地球上的水PPT教學課件(第2課時),共42頁。
學習目標:
1.理解波浪、潮汐、洋流的概念及分類。
2.理解波浪、潮汐、洋流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樹立人地和諧的發展觀。
波浪
波浪的地理要素示意
最常見的波浪是由風力形成的,風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動,形成風浪。;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風浪離開源地向遠處繼續傳播的海浪,或風浪區域內的風已平息而繼續存在的海浪,稱為涌浪。我們平常在海邊見到的波浪,是風浪或涌浪傳至淺水區時,受到海底摩擦作用,海浪的能量很快衰減,出現破碎和卷倒,形成的近岸浪或拍岸浪。
海嘯
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會引起海水的波動,甚至形成巨浪,這種巨浪稱為海嘯。
2004年12月26日,由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里氏9.0級強烈地震引發的“印度洋海嘯”,造成223492人死亡,經濟損失巨大,難以估量。
潮汐
潮汐定義與形成原理
潮汐是海水的一種周期性漲落現象,它的成因與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有關
一天中,通?梢杂^察到兩次海水漲落;古人將白天的海水漲落稱為潮,夜晚的海水漲落稱為汐,合稱潮汐。
... ... ...
關鍵詞:海水的性質和運動PPT課件免費下載,地球上的水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