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PPT精品課件,共12頁。
學習目標:
1.理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探索與失誤;
2.了解文化大革命的相關史實及其教訓;
3.掌握50—70年代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探索與失誤;社會主義建設成就
2.難點:文化大革命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1、成功
(1)中共八大(1956年)
①主要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②主要任務:集中力量來解決主要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③意義:這是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①提出:1957年春,毛澤東提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②主題: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③意義
A.這個論述為認識中國基本國情奠定了理論基礎。
B.全黨整風運動和全國反右派斗爭開展起來,但反右派斗爭被嚴重擴大了。
2、失誤
(1)總路線(1958年)
①內容:“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②意義:總路線反映了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
(2)“大躍進” 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①危害:由于片面追求經濟建設高速度,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加上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以及當時的自然災害等因素1959—1961年,我國經濟發生了嚴重困難。
3、調整
(1)目的:為了克服困難
(2)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3)內容
①同時對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識分子等方面的政策進行重要調整。
②1962年初召開的七千人大會比較深入的總結了經驗,取得了重要成果。
(4)意義
①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國民經濟穩步增長,接近并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水平。
②1964年,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偉大目標,極大地激發了億萬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積極性。
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現實危險。為此,他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 想通過發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2、經過:
(1)一月風暴:陳伯達、江青、康生、張春橋等組成的中央文革小組乘機煽動“打倒一切”和“踢開黨委鬧革命”。1967年年初,“全面奪權”的“一月風暴”發生。許多地方出現造反派組織的打、砸、搶事件,學校停課,工廠停工,黨政機關受到沖擊,大批領導干部和知識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社會和生產秩序陷于混亂。
(2)二月抗爭:動亂局面引起老一輩革命家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嚴重憂慮和憤怒。他們對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但遭到了壓制和打擊。
(3)林彪反革命集團: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團策動武裝政變,陰謀奪取最高權力。毛澤東、周恩來機智地粉碎了這次政變。
3、整頓
(1)周恩來:1972年,周恩來在毛澤東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極左思潮,使各項工作出現轉機,但遭到江青等人的反對。
(2)鄧小平:1975年,周恩來病重,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領導進行了各方面的整頓,經濟形勢有了明顯好轉。這次整頓實際上是后來撥亂反正的預演。江青等人極力反對鄧小平領導的整頓,使國民經濟再度惡化。
4、結束: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
5、評價:“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而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偉大的建設成就
1、概況: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的這段歷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時期。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從總體上看,全黨、全國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戰勝各種困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要成果。
2、成就
(1)工業:
①從“一五”時期起到“四五”時期,我國逐步建成了一批門類比較齊全的基礎工業項目,涉及冶金、汽車、機械、煤炭、石油、電力、通信、化學、國防等領域。
②為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③大規模的三線建設不僅增強了國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業布局。
(2)國防科技:我國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彈、氫彈,試制并成功發射了中遠程彈道導彈和人造衛星。
(3)農業:通過興修水利、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培育推廣良種、提倡科學種田,我國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生產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4)文化教育和衛生: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教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醫療衛生事業也得到蓬勃發展。
(5)人才:勞動者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全國經濟、文化建設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長起來。
(6)時代精神: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創新的勞模精神不斷激勵著人們。
(7)外交
①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打開了新的局面,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與世界各國建交的又一次高潮。與中國建交國家的數量從1965年的49個增加到1976年的111個。其中,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
②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③1972年,中美兩國結束了長期敵對狀態,開始走向關系正;,中日正式建交。
④這些外交成就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安全環境,拓展了外交活動的舞臺。
3、意義:這些成就在新中國歷史上都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意義,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物質基礎、寶貴經驗和理論準備。
... ... ...
關鍵詞:《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