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PPT優質課件,共17頁。
學習目標
唯物史觀: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了解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罪行。
時空觀念:認識日本發動并逐步擴大侵華戰爭的史實,認識中國軍民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的表現。
史料實證:能夠利用不同的類型的史料,引導學生比較、分析、辨別史料,形成對盧溝橋事變的準確認識
家國情懷:通過圖文史料的探究,了解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從而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重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與全民族抗戰。
難點: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形成,中國全民族抗戰勝利的歷史意義
局部抗戰
1.九一八事變
(1)發生: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對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發動突然襲擊,制造了九一八事變,1932年3月,日本在東北扶植溥儀,建立偽滿洲國。
(2)局部抗戰開始:九一八事變后,以東北人民革命軍為代表的民眾抗日救亡運動興起;1932年1月28目,日軍在上海挑起侵略戰爭,十九路軍奮起抵抗;1933年,中國軍隊在長城沿線浴血抗戰。
2.華北事變:1935年,日本逼迫國民政府簽署了一系列協定,策動“華北自治運動”,總稱“華北事變”。激起北平學生大規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運動,抗日救亡運動掀起高潮令。
3.西安事變
(1)概況:受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感召的張學良、楊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發動“兵諫”,逼蔣抗日,中共中央同國民政府代表談判,迫使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
(2)意義:成為扭轉時局的樞紐,十年內戰的局面基本結束,全國團結抗戰的局面初步形成。
全面抗戰的開始
1.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制造“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
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1)標志: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抗戰宣言。第二天,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國共第二次合作實現。
(2)影響:抗日戰爭發展成為全民族抗戰;中國共產黨在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鞏固和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日軍的侵華暴行
軍事上
制造屠殺事件,如南京大屠殺;實施野蠻的“三光”政策,在華北推行“治安強化運動”,對抗日根據地瘋狂“掃蕩”;對陪都重慶進行大轟炸;實施細菌戰;違反人道主義,實行“慰安婦”制度等。
政治上
“以華制華”,扶植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
經濟上
“以戰養戰”,壟斷淪陷區工礦、金融、交通業;實行“糧食統制”;強迫青壯年做苦力。
... ... ...
關鍵詞:《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