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清朝的鼎盛與危機》PPT優質課件,共12頁。
學習目標:
1.了解清初君主專制的加強,理解康乾盛世的概念;
2.掌握清朝疆域奠定的過程;
3.分析清朝統治危機的出現;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清初君主專制的加強;清朝疆域奠定的過程;清朝的統治危機
2.難點:清初君主專制的加強;清朝疆域奠定的過程
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
1、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間,出現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穩定,經濟繁榮,疆域開拓并鞏固,被稱為“康乾盛世”。
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稱,他們獨斷朝廷大政方針,對地方具體事務,也總是不厭其煩地詳加過問,君主專制得到加強。
2、措施:
(1)奏折制度:
①形成:這一時期,部分官員向皇帝單獨呈送密封報告,皇帝親手批閱后返回,不經過其他中轉、收發環節,形成了奏折制度。
②作用:這種迅速、機密的聯系方式,使皇帝能夠更直接、廣泛地獲取信息,提高了決策效率,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
(2)中樞秘書機構
①軍機處:雍正時,在皇帝寢宮旁邊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職充任。軍機處官員在皇帝直接監督下工作,日夜輪流值班,商議軍情,起草或處理機要文書。
②內閣:內閣只負責處理一般文書。
(3)思想文化:清朝統治者對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嚴密,頻繁制造文字獄,對文化造成嚴重的摧殘。
疆域的奠定
1、過程
(1)臺灣:①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②1683年,清軍渡海遠征,鄭氏后裔戰敗投降。第二年,清朝在臺灣設府,隸屬福建省。
(2)俄國:①17世紀中葉,沙皇俄國的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
②康熙前期,清軍圍攻俄軍據點雅克薩,迫使沙俄同意進行談判。
③1689年,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
(3)蒙古:
①歸降:明朝末年,韃靼分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剌被稱為漠西蒙古。清朝入關前,打敗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進貢。
②崛起:17世紀后期,漠西蒙古準噶爾部的首領噶爾丹勢力強大,占據天山南北,又向東進攻漠北和漠南蒙古。
③平定:
A.清軍與噶爾丹及其后繼者進行了長期斗爭,最終在1757年將準噶爾部徹底擊敗。
B.原受準噶爾部統治的天山南路維吾爾貴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很快也被平定。
④管理:
A.清朝在蒙古族地區設立盟、旗兩級單位進行統治,任命蒙古王公為盟長、旗長。
B.1762年,清朝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總領軍政事務。
(4)西藏
①冊封:清初,西藏最有影響的佛教格魯派領袖五世達賴來京朝賀,清政府冊封以“達賴喇嘛”尊號。另一位格魯派領袖五世班禪,在康熙時被賜予“班禪額爾德尼”尊號。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經由中央政府冊封。
②管理:從1727年起,清朝開始派遣駐藏大臣,代表朝廷與達賴、班禪共同治理西藏;1793年,清政府又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以法律形式明確和落實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管轄權。
2、對宗教事務的管理:
(1)清朝專設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事務。
(2)清政府對邊疆地區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優待各族上層分子,保證了局勢的穩定。
3、版圖奠定: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西南抵喜馬拉雅山脈。
4、管理制度
①在清朝疆域里,內地分立18省,分設巡撫、總督治理。
②在東北、北部和西部邊疆,分設若干將軍轄區和辦事大臣轄區。
... ... ...
關鍵詞:《清朝的鼎盛與危機》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