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PPT課文課件,共25頁。
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
東周
春秋:BC770—BC476年
戰國:BC475—BC221年
BC256年,周王室滅亡
材料:田氏取齊,六卿分晉,道德大廢,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詐譎,茍以取強而已矣。夫篡盜之人,列為侯王;詐譎之國,興立為強。是以轉相仿效,后生師乏,遂相吞滅,并大兼小,暴師經歲,流血滿野,父子不相親,兄弟不相安,夫婦離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絕矣,晚世益甚。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貪饕無恥,竟進無厭,國異政教,各自制斷;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為右;兵革不休,詐偽并起。
1、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嚴重破壞,禮崩樂壞
2、諸侯勢力崛起
3、權力下移(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階層)
4、國家:統一 → 分裂
經濟發展與變法運動
1. 經濟發展
(1)農業的進步:鐵犁牛耕
(2)農業的進步:水利工程的修建
水利工程的修建有怎樣的意義?
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農業發展
商鞅變法的原因
社會環境:社會動蕩,禮崩樂壞
政治格局:諸侯分封→爭霸·兼并
經 濟:土地公有(井田制)→土地私有
前期變法:前期變法的鋪墊
商鞅變法的內容及作用
政 治 加強對地方控制、穩定社會秩序
經 濟 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生產發展
軍 事 提高軍隊戰斗力,軍事實力增強
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的含義
百家:泛指,意為數量多。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爭鳴:針對當時社會上和學術上的各種問題,紛紛著書立說,闡發自己的觀點,互相詰難、批駁。
是指春秋戰國時期不同思想學派的涌現及各學派之間爭鳴的局面。
... ... ...
關鍵詞:《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