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三大改造》PPT教學課件,共19頁。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改造背景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1、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農民土地私有制
2、消滅了地主階級:
剝削者
勞動者
改造過程
農業互助組
一般由幾戶或十幾戶組成,共同勞動、分散經營。土地、耕畜、農具等生產資料和收獲的農產品,仍歸私人所有,但由于換工互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初級農業合作社
在互助組的基礎上的集體經濟組織。特點是土地入股,耕畜、農具作價入社,由社統一經營,社員集體勞動,勞動產品統一進行分配。
高級農業合作社
主要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基本單位是生產隊。把勞動力,土地,耕畜,農具固定給生產隊使用
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改造形式:引導手工業者參加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
單個企業公私合營
在私營企業中增加公股,國家派駐干部(公方代表)負責企業的經營管理。利潤分配實行 “四馬分肥”。
全行業公私合營
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十年內每年由國家按照企業合營時核定的私股額,發給股息,年息為5%,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滿,公私合營企業最后轉變為國有企業。
實質:將生產資料的私有制改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意義: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起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 ... ...
關鍵詞:《三大改造》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