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土地改革》PPT精品課件,共22頁。
導入新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占全國三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農民迫切需要進行土地改革以獲得土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課《土地改革》
學習目標
1、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記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時間和主要內容。
2、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3、認識到中國農民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終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施
舊中國土地制度極為不合理。農村存在大量無地和少地的農民。
廣大農民還生活在地主的壓迫之下,農民迫切要求獲得土地。
土地改革為什么要把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
(1)新中國成立后,首先面臨著政權鞏固問題,占中國絕大多數人口的農民是政權鞏固的基礎,不解決好農民問題,政權得不到鞏固。
(2)根本原因:封建剝削土地制度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的過程
1950年冬起,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在勞動中改造自己。
土地改革的結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約三億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七億畝土地和大量的農具、牲畜和房屋等;還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繳納的300億千克糧食的地租。農民真正獲得了解放。
土地改革的意義
農民翻身后,對于新中國人民政權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起到了鞏固政權的作用。因為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力獲得極大解放,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糧食產量不斷增加,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土地改革的意義
(1)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
(2)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 了條件。
... ... ...
關鍵詞:《土地改革》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