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中華民國的創建》PPT優質課件,共32頁。
學習目標
了解中華民國的成立的概況
明確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的過程
理解限制袁世凱的權力的措施
掌握《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內容、意義
分析辛亥革命失敗原因
中華民國的建立
武昌起義勝利后全國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清王朝在全國的統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勢的發展要求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
背景:
政治基礎:武昌起義勝利后,全國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獨立 ,清朝土崩瓦解。
思想基礎:三民主義革命綱領。
組織基礎:各省代表在南京集會。
中華民國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于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改用公歷。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高潮)
南京臨時政府的改革措施:
保障人權,不準刑訊、體罰,禁止買賣人口、販賣童工,保護華僑,保護人民財產。
獎勵工商業發展,鼓勵興辦實業。
提倡平等觀念,革除“大人”“老爺”等稱謂,廢止跪拜,剪除男子發辮,勸禁女子纏足,嚴禁鴉片,禁止賭博。
提倡男女同校,廢止小學讀經等。
對社會觀念的轉變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義,讓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創造了條件。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清帝退位:
時間:1912年2月12日
意義:標志清朝260多年統治結束。
孫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凱贊成共和,他即將辭職,并推舉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被迫下詔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統治結束。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限制袁世凱專制獨裁測試
(1)臨時政府設在南京
(2)新任大總統應到南京就職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三權分立是西方民主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則。主張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種國家權力分別由不同機關掌握,各自獨立行使、相互制約制衡。
歷史意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遺憾:革命果實被竊取、社會性質未改變、反帝反封任務未完成。
... ... ...
關鍵詞:《中華民國的創建》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