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中華民國的創建》PPT優質課件下載,共40頁。
學習目標
1.立足史料實證,了解中華民國建立的基本史實;
2.立足歷史解釋,理解《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及其性質、意義;
3.立足唯物史觀,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認識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
導入新課
從武昌起義到全國數半省份紛紛宣布獨立,辛亥革命使清王朝土崩瓦解。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將建立起一個怎樣的共和國 ,來改變中國!我們一起去探尋吧!
一、中華民國的建立
1.背景
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獨立,革命形勢發展要求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
1911年12月,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2.建立民國
中華民國的性質:資產階級共和國
五色旗又稱五族共和旗,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北洋政府的國旗。紅、黃、藍、白、黑分別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進行了許多意義重大的改革,主要有:政治方面,保障人權,不準刑訊、體罰,禁止買賣人口、販賣童工,保護華僑,保護人民財產;經濟方面,獎勵工商業發展,鼓勵興辦實業;社會生活方面,提倡平等觀念,革除“大人”“老爺”等稱謂,廢止跪拜,剪除男子發辮,勸禁女子纏足,嚴禁鴉片,禁止賭博;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廢止小學讀經等。這些政策在當時雖然沒能全部貫徹執行,但對社會觀念的轉變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義。
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領袖。
早年發跡于朝鮮,歸國后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在辛亥革命前的十幾年中,他以叛賣維新派而獲得慈禧太后的信任,以血腥鎮壓義和團和出賣主權而博得帝國主義的歡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國主義所倚重人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建立起北洋軍閥獨裁統治。
袁世凱能夠竊取革命果實的原因
①中外反動勢力強大
袁世凱軍事實力強大
袁世凱得到舊官僚和立憲派的支持
帝國主義國家橫加干涉
②根本原因: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與妥協性
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確立主權在民原則,否定主權在君。
確立三權分立原則,實行責任內閣制,防止專制獨裁。
三權分立是西方民主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則。主張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種國家權力分別由不同機關掌握,各自獨立行使、相互制約制衡。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性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
意義: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按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三權分立”和“代議政治”的原則來構建中華民國的國家制度;為了防止和限制袁世凱專權以保障民國,將原先的總統制改為內閣制。
如何評價辛亥革命?
推翻了滿清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資本主義進步思潮開始深入人心;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進步。
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杜會的性質。
民族資產階級無力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在雙半社會的中國走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行不通。
... ... ...
關鍵詞:中華民國的創建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