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辛亥革命》PPT精品課件,共19頁。
革命志士的奮斗
萍瀏醴起義
劉道一(1884~1906)
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
青年時代,追隨其兄劉揆一從事革命活動。1904年,加入華興會,聯絡會黨準備起義,事敗后流亡日本。次年,參加同盟會。
1906年秋,劉道一參與領導的萍瀏醴起義提前爆發,正在長沙運動新軍的他在由衡陽返回長沙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日,他被清政府殺害于長沙瀏陽門外,年僅22歲。他是留日學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殺害的第一人,也是同盟會會員中為革命流血犧牲的第一個烈士。
安慶起義
徐錫麟(1873-1907)浙江紹興人。光復會會員。曾游歷日本。1905年在紹興創辦大通學校,宣傳革命排滿,暗中積蓄革命力量。與秋瑾策劃皖、浙同時起義。起義失敗后被殺。
廣西鎮南關起義
黃興 (1874--1916) 湖南長沙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的創建者之一,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是辛亥革命時期的先驅和領袖,與孫中山“孫黃”并稱。1916年10月31日,病故于上海。
武昌起義
1、武昌起義過程:
(1)謀劃起義:
1911年湖北革命組織文學社與共進會,在同盟會的推動下,積極謀劃起義。起義的主要力量是傾向革命的湖北新軍。
(2)計劃泄露:
10月9日,共進會負責人孫武等在漢口租界制造炸彈,不慎爆炸,起義計劃泄露。
(3)士兵首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他們奪取軍械庫,打開城門迎接駐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聯合,進攻總督衙門。一夜之間,武昌全城被起義軍占領。
(4)三鎮勝利:
隨后,漢陽、漢口的新軍起義響應,革命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10月11日,起義軍成立湖北軍政府推舉新軍將領黎元洪為都督。
(5)各省響應:
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響應。到11月下句,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獨立,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念
狹義:發生于舊歷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義
廣義:指19世紀90年代到1912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動的總和
影響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 ... ...
關鍵詞:《辛亥革命》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