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辛亥革命》PPT優質免費課件,共32頁。
學習目標
1.了解萍瀏醴起義、安慶起義、廣西起義、廣州起義、武昌起義。
2.知道徐錫麟、秋瑾以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跡。
3.理解并清楚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課程導入
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的集會上,末代皇帝溥儀感慨萬分的對熊秉坤說:“感謝你的第一槍,它幫我從一個神變成了一個人,由一個皇帝變成了共和國的公民”。
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政府淪為列強侵略中國的工具。
狹義:1911年武昌起義發生于舊歷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
廣義:指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全過程,包括革命思想的傳播、革命團體及革命政黨的建立、政治綱領的制定、歷次武裝起義、中華民國的成立、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等。
1.辛亥革命背景:
①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物質基礎)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階級基礎)
②民主革命思想 的廣泛傳播(思想基礎)
③明確的革命目標(理論基礎)
④有統一的領導革命的資產階級政黨(組織基礎)
2.革命志士的奮斗武裝起義:
1906年冬,同盟會會員劉道一、蔡紹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鄉、瀏陽、醴陵發動武裝起義。三萬余人參加起義,奮戰一個多月后失敗。劉道一等在長沙遇害。萍瀏醴起義是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起義雖然失敗,但同盟會的聲望由此大振。
1907年夏,光復會會員徐錫麟在安慶發動起義。刺殺安徽巡撫恩銘。起義軍與清軍激戰四小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徐錫麟死難。秋瑾拒絕逃走,在浙江紹興準備策應,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難。寫下“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個字。
武昌起義成功的有利條件是什么?
主觀:①湖北新軍最早由張之洞操辦,士兵文化素質較高,思想觀念較為開放,容易接受革命理念。(湖北新軍傾向革命)②革命黨人在武漢地區進行了比較長期的準備,文學社、共進會深入湖北新軍,做了大量的宣傳組織工作。審時度勢,在革命緊急關頭當機立斷的做出了正確指示。(革命組織文學社和共進會做了大量的宣傳組織工作;)③革命黨人的英勇戰斗和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
客觀:①武漢是帝國主義入侵較早的地區,帝國主義的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壓榨,使這里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斷高漲,為武昌起義奠定群眾基礎。②清政府派川漢鐵路、粵漢鐵路督辦大臣率領湖北新軍前往四川鎮壓保路運動,造成武漢地區的兵力空虛,給武昌起義的成功創造了條件。③中國同盟會幫助
武昌起義
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2.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3.極大的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合作探究
1.為什么說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動了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2.辛亥革命為什么能夠取得勝利?
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革命有著正確的指導思想——三民主義
革命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
革命黨人堅持不懈的努力
民主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
... ... ...
關鍵詞:辛亥革命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