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醉翁亭記》PPT優質課件下載,共40頁。
《醉翁亭記》PPT課件包含作者介紹、寫作背景、課文解析、一詞多義、詞類活用、語言賞析、寫作思路、小結等內容。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謚文忠,江西永豐人。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母以荻桿畫地教讀。24歲考取進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職,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歐陽修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他大力提倡古文,主張文章要“明道”“致用”,著名的古文家三蘇父子、曾鞏、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門下。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范仲淹、富弼、杜衍、韓琦等推行“慶歷新政”失敗,相繼被貶職。歐陽修因上書為他們辯護,也被貶為滁州知州。這篇游記寫于歐陽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現了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本文韻律獨特,回環往復。全文共用了21個“也”字,產生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使行文顯得瀟灑自如,增強了語調的節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氣氛,也使作者怡然自樂的情致得以盡情的抒發。請在文中找出這21個“也”字,并歸納其用法。
醉翁亭的位置環境、命名由來(滁州城—瑯琊山—釀泉—醉翁亭,由遠及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破題)——“山水之樂”(一日之景、四時之景)——游山情形(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宴罷醉歸(“醉能同其樂”揭示主旨)
“醉”與“樂”是統一的:“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是為了寫樂,“樂”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敘事、寫景、抒情自然融合,駢句和散句巧妙運用,讀來膾炙人口。
本文以“樂”為主線,用“醉”與“樂”的統一,寫出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文章寫景抒情自然結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現在多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觥籌交錯:本意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現在多形容許多人相聚飲酒的熱鬧情景(常含貶義)
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現在多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峰回路轉:峰巒重疊環繞,山路蜿蜒曲折。比喻事情經歷挫折、失敗后,出現新的轉機。也指轉折點。
... ... ...
關鍵詞:醉翁亭記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