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論“和”》PPT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學習目標
1.查閱資料,了解相關文學常識,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背誦課文。
2.理解文中“和”的內涵,體會諸子對“和”的論述的異同。
3.領會“和”的文化內涵,思考“和”在當今社會的作用。
題目解讀
本課是從先秦諸子中節選的關于“和”的論述。“諸子”指各派學者或其著作。題目簡潔地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內容。
... ... ...
諸子論和PPT,第二部分內容:相關知識
老子,春秋時思想家,道家的創始人!独献印,又稱《道德經》,是道家的主要經典。一般認為《老子》一書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独献印分杏“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具有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批判和總結了先秦諸子的學術思想,對古代唯物主義有所發展。反對天命、鬼神迷信之說,肯定“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即自然運行法則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著有《荀子》。
管子,即管仲,字夷吾,春秋齊國著名政治家!豆茏印吩86篇,今存76篇,內容龐雜,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歷數、經濟和農業等知識。
... ... ...
諸子論和PPT,第三部分內容:知識梳理
1.一詞多義
之
天地之和也(助詞,的)
畜之以道則民和(代詞,指人民)
2.古今異義
畜
古義:養育。例句:畜之以道則民和。
今義:畜養。
3.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
(“……者,……也”表判斷)
(2)狀語后置句
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
(應為“以道畜之則民和,以德養之則民合”)
... ... ...
諸子論和PPT,第四部分內容:走進課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
道:這里指宇宙的本原。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說宇宙的本原演化為萬物,由少變多。
譯文:宇宙的本原整體唯一,一產生天地,天地產生陰、陽、和三氣,陰、陽、和三氣演化為萬物。萬物都包含陰陽二氣,背面是陰,正面是陽,陰陽二氣相互激蕩,形成均調和諧的狀態。
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荀子》)
列星:群星,布列于天空的恒星。
代御:交替處于支配地位。
譯文:群星相隨相轉,日月交替照耀,四季交替處于支配地位,氣候的寒暖發生很大的變化,風雨普施人間,萬物都得其調和而生長,都得其滋養而成熟。
... ... ...
諸子論和PPT,第五部分內容:問題探究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請結合自己的理解談談“和”與“同”的區別。
“和”是不同事物的和諧、統一,是互相補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是事物多樣性、多元化的有力保障。“同”是事物的簡單同一,沒有彼此相濟的差異。
寫作特色
思想深刻,富有哲理。
本文語言簡潔卻思想深刻,表達了先秦諸子對“和”的不同認識。這些認識樸素而富有哲理,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值得我們深思。
... ... ...
諸子論和PPT,第六部分內容:課堂小結
本文節選了諸子論“和”的語言片段,從不同的方面闡述了“和”的內涵,體現了先秦諸子對“和”的不同認識以及對“和”的共同追求。
... ... ...
諸子論和PPT,第七部分內容:課堂小練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
(1)道生一
(2)四時代御
(3)畜之以道則民和
(4)先王之道,斯為美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2)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御。
(3)禮者,天地之序也。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理解性默寫。
《孟子》中指出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及其關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關鍵詞:蘇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諸子論和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