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情感航船過早靠岸!》PPT
什么是早戀?
早戀,也有叫做青春期戀愛。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戀愛關系或對異性感興趣、癡情或暗戀。一般認為在大學階段以前的戀愛都屬于所謂“早戀”。
早戀大部分都是危害,基本上沒什么益處!
1.影響學習和生活。有的中學生錯誤地認為“只要兩人志同道合,不會影響學習”或是“相互促進學習”。但從醫學角度上講,早戀者往往以戀愛為中心,情感為對方所牽制,加上身心未成熟,不影響學習幾乎是不可能的。很多家長和老師之所以能發現孩子們早戀,往往是從他們的學習成績下滑開始的。
2. 早戀容易讓人受到傷害。青少年態度不穩定,戀愛中容易產生矛盾,心理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情感波折中受到傷害。有的青少年因早戀受挫而懷疑人生,給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陰影,甚至影響今后婚姻生活。
3.早戀容易出現性過失。青少年性意識萌發,容易激動,因一時興致而不計行為后果。而出現越軌行為后,又會羞于啟齒、擔驚受怕。這些都會對今后人生產生影響。某些人產生的自卑感、挫敗感甚至會嚴重影響以后生活。在一個對性犯罪進行的調查中顯示,50.1%的男性罪犯和71.9%女性罪犯首次性犯罪的年齡均在15-19歲之間。
4.早戀極難成功。早戀的盲目性、不成熟性以及父母、學校的干預,升學、轉校、工作等太多因素使之極難成功。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男子在23歲之前結婚的離婚率最高。
不可否認的是:在一些情況下,早戀也有其益處,這種觀點普遍存在于學生中。一些學生認為早戀者常會在成績上互相追趕,以取得對方愉悅與偏愛,使得成績上升;也有因為對某人有愛慕之心,從其所好,在生活中處處約束自己,以被愛慕者的標準作為生活的準繩,使得原本一些不良的性格和習慣得到改正。早戀也可以使人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增進人際關系。
... ... ...
早戀有什么特點???
1.朦朧性
早戀的青少年對于早戀關系的發展結局并不明確。他們主要是渴望與異性單獨接觸。但是對未來組建家庭、如何處理戀愛關系和學業關系、如何區別友誼和愛情都缺乏明確的認識。
2.矛盾性
有早戀關系的青少年內心也充滿了矛盾,既想接觸有怕被人發現,早戀的過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變異性
早戀關系是一種充滿變化、極不穩定的感情關系。青少年之間一對一的早戀關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4、差異性
青少年的早戀行為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在行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戀行為十分隱蔽,通過書信、電話等方式來傳遞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開,在許多場合出雙入對,儼然像一對情侶。在關系程度上,大多數有早戀關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動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隱秘的感情,從人際關系來看,還沒有超出正常的關系。有的則關系發展的很深,除了談論感情以外,甚至發生性關系。在年齡喜好上,女孩兒喜歡比自己年齡大的、比較成熟的男性。在年齡相當時,多半是女孩兒采取主動。男孩兒喜歡年齡比自己小的女孩兒,在交往中體現自己的陽剛之氣。
... ... ...
為什么中學生會早戀呢?
中學生早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從生理方面來說,我們知道,個體發展到思春期(女孩起于11~12歲,男孩始于13~14歲),性發育開始了,第二性征顯露了。由于對自身的生理變化無思想準備,在一段較短(約半年至一年左右)時期內,會產生對性的不安、害羞和恐懼情緒;過后,便會有另一種傾向,即對異性產生興趣,對異性發生好奇和好感,性沖動也開始出現。
2.現在的青少年普遍早熟,而相應的教育又跟不上。許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進入青春期毫不知情,有的即使知道了也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反倒激起青少年的好奇心。
3.現在的青少年大多缺乏責任心,他們把戀愛甚至兩性關系當做好玩,從沒想過為對方負責。某中學一位初三男生直言不諱地說:“我從初一開始談戀愛,我是談著玩,沒想過將來娶她過一輩子。”
4.是虛榮心作怪。初中學生盛行這樣一種觀念:有對象有能耐,沒對象沒能耐,被人瞧不起。因此,一些學生爭相談對象,而且換得越多越好。
5.留守學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或經商,有的出于一種補償的心理,在孩子的經濟上通常都很大方慷慨,這使得部分留守學生逐漸形成了一種不思進取、自由散漫的壞習慣。
... ... ...
早戀的表現
(1)講究打扮和發型,在異性面前表現失常。
(2)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心事重重,學習成績呈下降趨勢。
(3)沉默不語,逃避集體活動。
(4)出現不正常交往,通訊聯系明顯增多。
(5)旨意朦朧,對早戀的發展結局并不明確。
(6)內心矛盾,既想接觸又怕被發現,早戀的過程中愉悅和恐懼并存。
(7)變化無常,關系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8)行為差異:有的青少年的早戀行為較隱蔽,有的卻十分張揚,毫不掩飾,儼然成年人的談情說愛。
... ... ...
早戀也有分類型。ǹ煞譃8種)
第一種,愛慕型,即青少年之間由于愛慕對方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根據愛慕對象的不同,又可分為:儀表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外在的儀表而產生的早戀;專長型,就是因為愛慕對方的能力專長而產生的早戀;品性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的優秀品性而產生的早戀。
第二種,好奇型,即由于對異性的好奇心而產生的早戀現象。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隨著性意識的發展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青少年由于生理發育和性成熟,很容易產生性沖動,對異性變得很敏感,渴望了解異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異性對自己的態度。為了滿足這種好奇心,就 想結交異性朋友,建立戀愛關系。
第三種,模仿型,即因為模仿別人的行為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模仿的對象主要來自社 會生活,影視作品和報刊書籍。
第四種,從眾型,即迫于周圍人的壓力產生的早戀現象。周圍人是指所出的同年齡群體。
第五種,愉悅型,即為了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早戀現象。青春期男女之間的密切交往,往往會給雙方帶來愉快的體驗,這種愉快的體驗會進一步促進青少年之間的密切交往,逐漸轉變為早戀。
第六種,補償性,即為了獲得感情補償和排解受挫的情緒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感情補償是指青少年在學業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時,出于爭強好勝的心理,或者為了擺脫感情創傷,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戀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緒,從異性那里獲得感情補償。
... ... ...
預防早戀的方法
第一、交往應自然。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言語、表情、行為舉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順暢,既不過分夸張,也不閃爍其辭;既不盲目沖動,也不矯揉造作。消除異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異性關系的前提。自然原則的最好體現是,像對待同性同學那樣對待異性同學,像建立同性關系那樣建立異性關系,像進行同性交往那樣進行異性交往,同學關系不要因為異性因素而變得不舒服或不自然。
第二、交往應適度。異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倒好處,應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既不因異性交往而過早地萌動情愛,又不因回避或拒絕異性而對交往雙方造成心靈傷害。
第三、交往應真實坦誠。這是指異性交往的態度問題,要像結交同性朋友那樣結交真朋友。
第四、交往應留有余地。雖然是結交知心朋友,但在異性交往中,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無顧忌。比如談話中涉及兩性之間的一些敏感話題時要回避,交往中的身體接觸要有分寸等。特別是在與某位異性的長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雙方關系的程度。
... ... ...
關鍵詞:預防早戀PPT課件,預防早戀主題班會PPT下載,健康主題班會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