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與遼、西夏并立》“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PPT
第一部分內容:北宋與遼的關系:
1、契丹的興起
1)、契丹族原居遼河上游,游牧;后學農耕定居
2)、國名:先稱契丹后改稱遼
3)、建立者:耶律阿保機(遼太祖)
4)、時間:916年
5)、定都: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
2、契丹政權的鞏固
政治上:
(1)在中央設南、北面官,有效管理境內各民族;
經濟上:
(2)注意減輕賦役,獎勵墾荒;
文化上:
(3)建立孔廟、春秋祭祀;
(4)仿效中原王朝開設科舉,選拔人才;
(5)模仿漢字筆畫創制契丹文字;
(6)制定成文法。
3、契丹文化對漢族文化也有影響
(1)乳酪傳入中原
(2)契丹服裝在中原流行
(3)幽燕地區的漢族和契丹人經常通婚,不少漢人為兒孫起契丹名字。
4、澶淵之盟
(1)澶淵大戰
1004年,遼軍大舉進攻北宋,直逼黃河岸邊的澶淵城,都城東京局勢危急。有人主張遷都避讓,宰相寇準堅決反對,力勸宋真宗親征。宋軍士氣大振,射殺遼軍統帥,遼軍遭受重挫。
(2)澶淵之盟
主要內容:遼退兵,宋遼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給遼銀和娟。
影 響:宋遼間出現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
評 價:“澶淵之盟”的訂立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對宋來說是屈辱的盟約;
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宋遼實力的均衡,盟約的簽訂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雙方的經濟、文化都得到發展。
... ... ...
北宋與遼西夏并立PPT,第二部分內容:北宋與西夏的關系:
1、西夏的興起
1)、黨項族居中國西北,游牧;后學農耕定居
2)、國名:大夏,史稱西夏
3)、建立者:元昊
4)、時間:1038年
5)、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
公元1038年,黨項首領元昊在興慶(今天的銀川)登基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從此西夏開始了它將近兩百年的歷史。元昊統治時期,西夏的勢力有很大的發展,其轄境“東據黃河,西至玉門,南臨蕭關(寧夏同心縣南),北抵大漠,境土方二萬余里”,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和陜西北部、內蒙一部分。
2、宋夏和戰
(1)元昊稱帝后,連年與宋交戰,雙方損失都很大。
(2)雙方議和,元昊對宋稱臣,北宋每年送給西夏銀、絹、茶葉等。
北宋與遼、西夏達成和議的積極意義
1.使雙方邊境相對穩定;
2.有利于經濟文化交流;
3.使雙方維持了長久的和平關系;
4.促進民族融合,有利于國家統一。
3、西夏仿效中原王朝采取的措施
(1)西夏皇帝十分重視儒學,廣建學校,翻譯儒家經書。仁宗在位時,下詔尊孔子為“文宣帝”。
(2)仿效中原王朝開設科舉;
(3)用漢文鑄造錢幣;
(4)模范漢字結構,創造西夏文字。
... ... ...
北宋與遼西夏并立PPT,第三部分內容:課堂訓練
1.(2010·宜昌中考)與北宋簽訂澶淵之盟的少數民族政權是( )
A.西夏 B.金 C.遼 D.元
2.(2010·貴港中考) 1038年少數民族首領元昊建立的政權在右圖A、B、C、D中的哪一處( )
3.(2010·連云港中考)下列能正確反映北宋與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示意圖是( 。
4.宋和西夏達成和議后,產生的積極影響包括(。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經濟負擔 ②促進了宋與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動了西北邊境地區的發展 ④北宋獲得相對安定的發展環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010·萊蕪中考)“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成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實哪一項與此盟約無關( )
A.遼軍攻宋發生澶州之戰
B.北宋應允給遼歲幣
C.以后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
D.宋遼以淮水到大散關為界
關鍵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PPT課件免費下載,北宋與遼西夏并立PPT下載,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