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PPT
第一部分內容:學習目標
1.了解古典白話小說的相關知識,把握故事情節。(重點)
2.學習通過人物語言、動作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難點)
3.在生活中,學會以誠待人;關注時事,做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難點)
... ... ...
三顧茅廬PPT,第二部分內容:走進作者
羅貫中(約1330-約1400年),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雜劇《宋太祖龍虎風云會》等!度龂就ㄋ籽萘x》(簡稱《三國演義》)對后世文學創作影響猶為深遠。
文體知識
古典白話小說 白話小說,發源于唐代的一種文學形式。中國白話小說的前身是民間故事和所謂的“街談巷語”,后經歷了不斷的豐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話本階段基本成熟定型,到明代迎來了真正的繁榮,成為與抒情文學分庭抗禮的一大文學體系。
宋、元時期,開封、杭州等瓦舍勾欄處,“說話”藝術盛行,由此產生“話本小說”。這也是最早的白話小說形式,這種小說取材于現實生活中的短篇白話故事,篇幅較短,基本用口語敘述,有虛構性。宋末及元代,在白話小說基礎上出現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創作的擬話本小說。明清時期,古典白話小說進入全盛期,這一時期,產生了演義小說、長篇章回體小說等。如明代四大奇書:《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金瓶梅》;明代的擬話本小說“三言”“兩拍”(“三言”即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即凌蒙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清代“雙峰”:《儒林外史》《紅樓夢》,而《紅樓夢》更成為中國古代現實主義小說輝煌的頂點。
... ... ...
三顧茅廬PPT,第三部分內容:預習評測
沔( ) 璋( ) 吳會( )
殆( ) 怠慢( ) 拜謁( )
傲慢( ) 愧赧( ) 鄙賤( )
存恤( ) 綸巾( ) 鶴氅( )
貴胄( ) 如雷貫耳( )
簞食壺漿( ) 頓開茅塞( )
詞語解釋
怠慢:冷淡;表示招待不周到。
拜謁:拜訪謁見。
愧赧:因羞慚而臉紅。
鄙賤:指卑微下賤的人。
存恤:愛惜,體恤。
綸巾:古代用青絲做成的頭巾。
... ... ...
三顧茅廬PPT,第四部分內容:整體感知
1.欣賞影片《三顧茅廬》。
2.自由讀課文,再用自己的話簡要敘述課文。
3.快速讀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①):
通過玄德、關公、張飛三人的對話,敘述玄德三顧茅廬前的準備,表現出三人態度的不同。
第二部分(②③):
玄德三顧茅廬見到諸葛亮并問計于諸葛亮。
第三部分(④):
玄德請諸葛亮出山幫自己謀劃天下,諸葛亮答應出山。
... ... ...
三顧茅廬PPT,第五部分內容:課文解讀
1.自由讀1-2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關公、張飛、玄德第三次拜訪諸葛亮時各持什么態度。
關公曰:“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張飛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今番不須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
玄德曰:“有勞仙童轉報:劉備專來拜見先生。”
玄德拱立階下……關、張在外立久,不見動靜,入見玄德猶然侍立。
2.再讀第2自然段,思考:
(1)寫劉備中途遇見諸葛均這一情節起有什么作用?
由諸葛均之口道出諸葛亮“昨暮方歸”,說明劉備此次拜訪極有可能見到諸葛亮,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也為下文劉備見到諸葛亮的情節做了鋪墊。
(2)劉備得知諸葛亮正在睡覺,為什么不讓童子叫醒諸葛亮而要在階下等候近三個時辰?
劉備的耐心等候,不去驚醒先生,是心誠的表現,體現了劉備的禮賢下士的誠意;另一方面,使小說的情節發展富有波瀾。
3.第3自然段中,諸葛亮針對劉備的詢問,闡述了哪些內容?體現了什么?
諸葛亮分析了群雄紛爭的形勢,提出三分天下,以“人和”取勝的策略。體現了諸葛亮雖歸隱卻對天下大勢了然于胸的睿智,以及他心懷天下的抱負。
4.認真讀第4自然段,說說你從諸葛亮交代諸葛均“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的這一番話中,見到了一個怎樣的諸葛亮?
... ... ...
三顧茅廬PPT,第六部分內容:深入探究
1.小說在敘述玄德第三次前往茅廬拜見諸葛亮之前,為什么詳細地描寫張飛、關公對玄德此舉的反應?
詳細敘說張飛的無禮和關公對玄德此舉的不同意,意在與玄德決意第三次前往茅廬拜見諸葛亮的行為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凸顯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形象特點。
2.小說在塑造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時,主要使用了哪些手法?請結合小說情節具體分析。
... ... ...
三顧茅廬PPT,第七部分內容:藝術特色
1.對比手法,形象鮮明。
如對第三次前往茅廬拜謁諸葛亮,玄德的態度與關公及張飛的態度截然不同。通過對比,從側面表現了玄德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形象。雖然關公和張飛都不太同意玄德第三次拜謁諸葛亮,但是兩人的不同反應也體現出兩人性格的不同,作者通過對比,表現了關公穩重、顧全大局的形象特征,也表現了張飛性格暴躁、魯莽的形象特點。
2.詳略得當,巧設鋪墊。
作者在文章前兩段著重寫劉備第三次前往茅廬求見諸葛亮的經過,并未從正面對諸葛亮作過多的描寫,這樣既使得文章情節充滿了張力,給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蒙上了神秘色彩,同時也為諸葛亮的正式出場做足了鋪墊。而第三段則主要記述了劉備面見諸葛亮求賜教,諸葛亮隆中出對策,突出了諸葛亮的驚世才干和宏謀偉略,而對其他次要人物則未作過多描述。第四段則簡略交代了故事的結局:諸葛亮出山助劉備。全文詳略安排恰當,重點突出。
... ... ...
三顧茅廬PPT,第八部分內容:課后作業
收集《三國演義》中你喜歡的某一個或一些人物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分享英雄人物的小故事。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三顧茅廬PPT下載,.PPT格式;